|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超三成崗位年薪超50萬,這個行業開始搶人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全球性“搶人大戰”


吸引和留住AI人才,始終是一項全球性挑戰。

以DeepSeek為例,一份流傳的核心成員名單顯示,其團隊成員主要就讀於清華、北大、浙大、南大等國內高校的本碩博,僅小部分有海外學習背景。據前述虎嗅報道,早期為DeepSeek服務的獵頭透露,DeepSeek早期也希望從海外的谷歌、Meta、OpenAI等團隊挖頂尖人才,但進展並不順利,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自己培養。


這是長期性、整體性的困境。麥肯錫在2022年的一項全球人工智能商業高管調查指出,102家企業中,逾半數的中國受訪者表示難以找到合適人才來填補與AI相關的關鍵崗位空缺,如數據工程師、數據架構師和機器學習工程師等。

上海為例,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曾給出一組數據:上海市2025年需求的人工智能領域人才達40萬,而本地高校相關專業在校生規模為4萬。

但從趨勢上看,近年來,中國培養了越來越多的AI人才。美國麥克羅波洛智庫(MacroPolo)董事總經理Damian Ma表示,自2018年以來,中國已在2000多個院系中增加了AI項目,其中300多個項目位於頂尖大學。

MacroPolo分別在2020年、2024年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蹤》報告顯示,短短3年,來自中國的頂尖AI人才增長已使全球人才格局發生了諸多變化。


該報告以被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的國際會議NeurIPS接收論文的作者為指標,量化該領域的全球頂尖人才數量。該會議在2019年的論文接收率達25.6%,論文作者可被視作AI研究領域排名前20%的頂尖人才。

報告顯示,從2019年到2022年,本科畢業於中國大學的頂尖AI人才比例從29%進一步提升至47%,始終居於全球首位;在中國工作的頂尖AI人才比例從11%增長至28%。

同一周期,選擇在美國研究機構工作的頂尖AI人才中,來自中國的人才比重從27%增長至38%,來自美國的人才比重從31%增長至37%。報告也指出,80%的非美國籍AI人才在取得美國的博士學位後選擇留美發展,這一比例仍高居不下。


對於剛畢業的初級科研人員而言,薪資待遇是影響其選擇的一大因素。據了解,目前在美國畢業並留下工作的初級程序員年薪普遍可達到35萬—50萬美元;頂尖高校的博士畢業生則可能達到150萬美元,甚至更高。

“從整體人才數量和質量來看,在人工智能領域,中美兩國的教育差距並不大。”陳怡然表示,最主要的差距還是在於頂級的人才,包括其全球性的行業影響力、做出的貢獻等等。

麥肯錫在2023年7月的研究中指出,預計到2030年,AI為中國帶來的潛在價值有望超過1萬億美元,隨著各大企業競相挖掘這一價值,中國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將增至600萬;同時,國內外大學及現有頂尖人才儲備只能提供約200萬,人才缺口將達400萬。“即便市場出現收縮,人才招募仍會越來越難。”麥肯錫指出。

如何填補巨大的AI人才缺口?如何提升中國對全球人才的吸引力?這些問題將持續考驗著未來的教育體系、就業市場、企業發展、營商環境等。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1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1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