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大選: 2025聯邦大選:老年人正把加拿大引向深淵?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年的聯邦大選,出現了一個和往屆截然不同的情況,就是前所未有的、反轉的“代際分裂”——老人多支持自由黨,而相對年輕一些的,支持保守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而這種情況又會將加拿大引向哪裡呢?


據報道:根據Nanos民調機構的數據,55歲以上的加拿大人中,有55%支持在卡尼領導下的自由黨,僅有29%支持博勵治領導的保守黨

35至54歲人群中,自由黨支持率為44%,保守黨為39%,差距縮小。最年輕的18至34歲選民中,保守黨支持率上升至43%,自由黨則降至33%。


這種情況顛覆了傳統政治認知——人們通常年輕時偏左,年長後趨於保守。正如那句老話:“一個人在20歲時不是社會主義者,說明他沒有心;40歲時還不是保守派,說明他沒有腦。”

一種常見解釋是,隨著年齡增長,人們變得更保守,難以接受激進變革。但也有另一種心理學角度認為,成熟並不等於保守,而是意味著遠離沖動和自戀的激進主義,而後者恰恰是年輕人政治表達的一種形式。

如今,加拿大似乎逆轉了這一普遍趨勢:年輕人更傾向保守,而年長者反而偏愛自由派。

是什麼讓加拿大的老人忽然“轉了性”?要解釋這個問題,必須回頭看看過去十年我們所經歷的兩個歷史背景。

第一,特魯多領導的自由黨在經濟和國家治理方面可謂災難性失敗,加拿大十年前還與美國在人均GDP增速上齊頭並進,如今卻陷入停滯;

第二,加拿大人並非對此無動於衷,兩個月前,自由黨瀕臨被選民徹底拋棄,甚至可能失去官方政黨地位。

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自由黨出奇招換下了特魯多,由卡尼接任總理和黨魁。與此同時,美國那位“橘發惡魔”(原文: orange-haired demon)再度攪局,加拿大人——即便是自由派——也突然意識到,他們仍有一個國家值得去保衛。

於是,扮演“強勢領袖”的卡尼,帶領自由黨的支持率迅速反彈。在下注平台Polymarket上,今年1月保守黨的勝選幾率高達90%,如今卻倒轉:卡尼支持率躍升至70%,博勵治僅為30%。難道這意味著年長加拿大人突然變得激進?並不是。這只是他們出於懷舊而做出的反應。


卡尼本人的形象無疑迎合了長者的審美:頭發花白、沉穩理性、略顯不耐煩,如一位經歷過風雨的父親形象。他曾任加拿大與英格蘭央行行長,是國際金融界的資深人士。他正是那個看起來能“把一切理順”的人。與他相比,博勵治則顯得更像一個西部叛逆者,一個可能在多倫多社交場合引發不適的民粹主義者。

因此,許多老年選民選擇回歸“安全可靠”的時代——回到保羅馬丁、約翰特納甚至是萊斯特皮爾遜的年代。他們想念那個穩定、和平、有秩序的舊加拿大。

卡尼,恰好就符合那個他們夢中的“傳統自由派”的形象。


然而,他們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卡尼並非保守派,他是一個偽裝成傳統銀行家的“去增長”激進主義者。他推動的綠色議程,比特魯多更具全球影響力。他主張以一切手段優先實現淨零碳排放,哪怕代價是企業倒閉、經濟萎縮。

他與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關系密切,認為自由市場無法有效應對氣候危機,必須由“專家”集中決策。他的設想包括禁止開發大部分化石燃料,徹底改造全球經濟體系,這對加拿大尤其是阿省無異於滅頂之災。

更令人警惕的是,卡尼與自由黨內部高層關系密切,包括擔任副總理的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和特魯多昔日的核心顧問巴茨 (Gerald Butts)。後者在“蘭萬陵公司(Lavalin-SNC)丑聞”後雖卸任,卻始終在背後操盤,並在全球推廣極端淨零金融政策。

這一切意味著,卡尼不是一個溫和保守派,而是以1990年代外殼包裝的全球主義者。他將加速加拿大向綠色計劃經濟轉型,帶來劇烈的經濟與社會動蕩。

老年選民可能幻想他會“讓加拿大重新變得理智”,但年輕人卻看得更清楚。

他們不信卡尼的工業友善形象,對他與WEF的聯系充滿懷疑。他們看到的是高房價、低工資、無望的未來。他們知道,在卡尼執掌英國央行期間,英國年輕人的前景更加灰暗。他們不想“什麼都不擁有,卻很快樂”。

在他們看來,卡尼不是溫和理性的人物,而是站在反增長經濟崩潰和財政專制最前線的人。他將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控制與貧困,而非“昔日美好時光”的回歸。
1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36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