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温州老板统治欧洲日料店,不卖皮鞋改捏寿司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市面上还专门诞生了日料学院机构,一条龙主营日料培训+供应链+开店指导,三个月俗称课程,手把手教人去欧洲寿司


还有厂商专门卖自动寿司机,同一台机器手握、军舰、寿司、饭团都能包,连人工的钱都省下了;能用预制菜的地方都用预制菜——反正老外也是吃着罐头食品长大的。

原本寿司的做法就都差不多,现在还都是从那么几个学校毕业的。再加上许多餐厅为了提高效率,采用中央厨房配送、流水线操作等方式,降低了人力成本,也无形中削弱了口味的独特性。


这使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受不到太多区别,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价格。网友调侃说,现在去欧洲开日料店,和49年入国军差不多。



寿司沦为餐饮界的“拼多多”,嗅觉灵敏者已转战新赛道,去卖日本拉面、韩国炸鸡印度咖喱、泰国奶茶。

老外对这些食物很不熟,谁先做、谁做得好吃,谁就享有定义“正宗”的权利:四川花椒混入豚骨汤底料理包;冷冻鸡腿裹上双倍脆炸粉,用郫县豆瓣酱调甜辣味;安徽红茶粉混搭荷兰奶精调配......真·新东方料理。


这些魔改中餐的共同点显然易见,食材简单,加工容易,定价锚定15-20欧元舒适区,本质上都是制造业思维:

温州老板们将餐饮视作“可拆卸的工业模组”——食材是零件,文化符号是包装,供应链是流水线,用河南面粉的成本、义乌装饰的溢价、深圳机械的标准化,组合成对欧洲本土餐饮的系统级替代。




正如一位温州老板的调侃:“日本人觉得做寿司是艺术,我们觉得是数学——怎么用最少成本赚最多钱。”

对于欧洲人来说,当他们得知自己最爱的樱花寿司店老板姓陈时,就像得知圣诞老人大多是义乌制造——但有什么关系呢?量大、管饱,便宜,就够了。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4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3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