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皇后: 从要饭到年入60亿,中国"水饺皇后":再难不过要饭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从小摊贩,到年入数十亿


1982年的一天,日本(专题)大丸百货公司老板找到臧健和,想要跟她谈合作。

原来,在一个派对上,臧健和的一个表姐带了湾仔码头的水饺,结果日本大丸百货公司老板的女儿平日重度挑食,却维度对湾仔码头水饺情有独钟,一口气吃了20多个,这也引起了他的注意。


大丸百货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团,在香港也已经营了20多年。女儿的表现让他看到了湾仔码头水饺的市场潜力,准备让水饺进超市。

不过,此前这位日商并不知道湾仔码头水饺来自于小摊贩,当臧健和告知这一事实时,他决定放弃合作。

本以为此事作罢,但没想到几天后,臧健和又接到了对方的邀约,以公司给她牌照为条件,但要以大丸公司产品的名义出售。

臧健和没有任何犹豫,就拒绝了与大丸合作,“如果我自己做出来的品牌变成日本人的牌子,一旦我的技术被学去,我的保障就完全丧失了。”

面对臧健和强硬的态度,无奈的日本人只能对着这个小摊子做出让步,同意用“湾仔码头”的牌子,但要去掉现有包装盒上的地址和电话。

臧健和又一次拒绝,说道:“电话是我跟顾客沟通的唯一渠道,湾仔码头有今天全靠顾客们的意见和提醒。”

这个理由对方无话可说。而在谈判供货价格的时候,臧健和又在零售价的基础上,加了钱,这让日商提出质疑,为什么批发价比零售价还高。

臧健和又说道:“我不懂做生意,但我得考虑成本。现在我的饺子包装简单,费用也低。到商场卖,必须给顾客留下好印象,换更好的包装,这成本就高了。”

三番两次的不妥协,反而让日商对这位小摊贩逐渐开始佩服起来,有责任心,有追求,于是当下决定成交,签订合同。


就这样,在日方资本和渠道的帮助下,湾仔码头由小贩变成小工厂,产品从现煮水饺扩展到冷冻产品。随着大丸百货旗下超市的全面铺货,流水接连连翻番。

终于,臧健和的事业像爆米花那样,炸开了。

到了1983年,湾仔码头水饺已成为香港冷冻食品第一品牌,占据100%的新鲜水饺市场和30%的冷冻饺子市场。

当时很多人说臧健和有福气,运气好,但在臧健和看来,却不是如此。


“都在码头上摆摊,有的人连小贩都做不长远。而我就是想,做小贩也要做最好的,日本人跟我合作并不是我运气好,而是我的饺子好。”



1985年,臧健和乘胜追击拿出攒下的200万积蓄,在香港设立第一家湾仔码头水饺工厂。办厂之初,她同样给自己定下了3条规矩:

第一,产品质量必须有保证

1986年春天,一个厨师周五下班发现面粉不够,直接在里头掺水,被发现后还不认错,“凭老板的名气,怎么都有人买,随便做做就行了。”

臧健和立马让那厨师卷铺盖走人。有高管提议做散装冷冻饺子,理由是“利润高”,但臧健和坚持不做,“因为有饺子厂在袋装冷冻饺子过期后,撕掉包装袋,当散装饺子卖。”

第二,顾客是衣食父母

1995年6月,一位顾客来信,“买五盒水饺,煮了两盒全部开口。”臧健和立刻开会找问题,后来发现是新来的一批工人培训不彻底,导致包装不好。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6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