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一場圍繞醫生"眼睛"的5000億市場爭奪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數據參考前瞻經濟學人、中研網、華商情報網等/虎嗅制圖

因為涉及多學科交叉,醫療影像設備產業技術門檻高、監管嚴格,市場格局一直非常穩定。GE醫療、飛利浦醫療、西門子醫療(業界通常將這三家簡稱GPS)在全球占據90%的市場。在中國,相當長時間裡,GPS是絕對霸主。一項行業數據顯示,一直到2018年,除了少數低端設備領域,GPS及其子公司在中國的銷售收入,還都牢牢占據前三的位置。


現在這樣的局面已經在改變。就在今年的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簡稱CMEF,始創於1979年,是國際領先醫療器械盛會)上,人們驚歎於國產設備的進展神速,即便是高端、超高端賽道,如光子CT、超長PET/CT、全身核磁共振儀等,都有國產品牌的身影了。

近年來,在高端醫療設備領域,中國已經推出了多個“全球首個”,包括聯影醫療的全球首台零噪聲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全球首款5.0T人體全身磁共振系統,賽諾威盛的全球首創大孔徑全身螺旋垂直CT,東軟醫療的全球首台16cm超高清螺旋CT等等。

就連全球僅有西門子醫療一家有的光子計數CT,剛進入中國僅僅兩年左右,也有多家本土企業展示出了相關產品。其中,聯影醫療采用同一技術路線的產品,據透露已經在走審批流程了,有望成為國內第二款光子計數CT。

這些設備也並不是觀賞的“花瓶”,它們在實實在在地改變市場格局。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醫療影像設備的主流市場包括:DR、CT機、MRI、超聲儀等,國產品牌在全國各地的中標總金額,都擠進了前三。其中,DR市場中,排在前三的全部都是國產品牌,且它們的總和占比達到了42%。

在細分賽道,聯影醫療在次高端CT領域超過了跨國巨頭西門子醫療成了“銷冠”,占有33%的市場份額;在高端CT領域也僅次於GE醫療位居第二位,占據23.2%的市場份額。其他多個國產品牌,如:東軟醫療、賽諾威盛、深圳安科、萬東醫療等,也都在CT機總銷售收入排到了TOP10之列。

客觀來說,在硬件技術方面,基於上百年的積累,GPS的領先地位仍然堅固,在全球市場也還是主導者。不過,隨著硬件卷到了極致再難有突破,巨頭們也不得不卷AI+了。正如薛敏所說,這給後來者提供了打破固有格局的機會。


就在去年12月份,聯影集團又向聯影智能增資2億元,持股比例達到24.08%。在今年的聯影創新大會上,薛敏又一次表示將會進一步在AI領域加大投入,並將與各界廣泛合作,尤其是與頭部醫院,目標是“共創中國醫療大模型”。

在這些企業“整機系統+智能平台”的攻勢下,醫療機構的智能化生態的變局還將進一步加劇。

影像只是開始,醫院正全面沖向AI


AI已經改變了醫療。

在效率上,Al大幅提高了診療效率。比如在前述提到的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依托AI和一體化放療設備,原本按周算的放療,現在只需24分鍾了。

為了進一步方便醫生,科技公司、醫療設備供應商都在持續改進技術。以聯影最新推出的元智醫療大模型為例,它融合文本、影像、視覺、語音、混合等多模態大模型能力,可根據不同醫療需求孕育出各類醫療智能體。在智能體的賦能下,根據胸部CT平掃影像,便可自動檢出肺結節、骨折等37種胸部常見異常;原本要25分鍾完成的病歷報告,現在也只需要5分鍾。

除了效率,醫院的能力也提高了,彌補了硬件的差距。

“對常規影像不能夠診斷的疾病,我們可以進行診斷了。”河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王梅雲透露,類似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這樣的疾病,原本只有PET-MA、特異性分子探針可以診斷。現在在AI的幫助下,用磁共振儀也可以診斷了。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