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英国: 中英外交走出寒冬——英国为何重新加强对华关系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可是,这样的场景如今已成往事。在保守党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与利兹·特拉斯(Liz Truss)任内,英中关系急转直下。上一位访问中国英国首相是文翠珊(Theresa May),时间已是2018年。


随着此次市政代表团的访问,以及基尔·斯塔默(Sir Keir Starmer)可能在今年稍后访华的消息传出,两国关系似乎正在出现转折。但这一转变的背后意图为何?

“成熟”的处理方式


这项政策调整的开端,可能要追溯到去年11月,基尔·斯塔默在巴西习近平进行闭门会晤。当时他表明,英国希望与中国在气候变化与经济方面展开合作。

自那以后,工党小心翼翼地推动对华接触,主要着眼于潜在的经济利益。

今年一月,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Rachel Reeves)在北京共同主持自2019年来首次的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她为此辩护说:“拒绝与中国接触,其实根本不是一个选项。”

蕾切尔·里夫斯表示,重新与中国接触可能为英国带来10亿英镑的经济收益,未来五年可望签订价值6亿英镑的协议,部分来自放宽对中国出口的限制。



蕾切尔·里夫斯表示,重启与中国的接触可能为英国经济带来10亿英镑收益。

不久之后,能源大臣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恢复与中国的正式气候谈判。他指出,考虑到中国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国,不与中国展开对话“对未来世代而言是一种失职”。

工党称这样的做法是“成熟”的对华态度,但这无疑与过去十年的英中关系有明显落差。


2010年前后所谓的“黄金时代”,英国对华政策几乎由财政部主导,重心放在经济机遇上,并在某种程度上搁置了人权与国安等问题。

但到了2023年9月,里希·苏纳克则明言中国英国“开放与民主的生活方式”构成“特定的威胁”。

“世界将更中国化”


工党在竞选纲领中承诺对华关系将采取“长远而具战略性的方式”。

中国几乎垄断全球稀土资源的开采与提炼,这些资源对于制造高科技及绿色产品至关重要,例如锂电池与触控萤幕所需的铟。这使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部份。

伦敦智库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国专家马修斯博士(Dr William Matthews)指出:“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未来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当美国愈趋内向时。”



埃德·米利班德指出,若不与中国对话,将是对未来世代的“失职”。

“世界将会变得更加中国化,这对任何一个西方政府而言都是挑战,因此从一开始就应该以理性务实的方式展开接触。”

英国对华事务全国委员会(UK National Committee on China)董事安德鲁·凯尼(Andrew Cainey)也表示:“自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民选官员若从未亲身去过中国,重新实地走访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选择。”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70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