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張蘭:父母離異後各自再婚,她撮合父母重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張蘭)


眼看母親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張蘭決心帶母親回北京。當時張蘭初中快畢業了,一畢業就可以分到縣城裡的紡織廠當女工,但以後回北京就難了。

既然沒有依靠,張蘭決定自己回北京找關系。張蘭上面有個一奶同胞的哥哥,很早就被奶奶那邊帶走了,10多年沒有聯系。


這時哥哥給張蘭寫了一封信,講述了自己和父親的情況。

原來1968年,張蘭的爸爸被下放到河北農村,兒子也跟在他身邊。張蘭的哥哥不幸得了夜盲症,一到天黑就看不清東西,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

張蘭的母親一直惦記著兒子,經常在家裡哭。張蘭收到信後沒敢告訴母親,擔心她情緒波動大暈厥過去。



(年輕時張蘭的藝術照)

收到信的當晚,張蘭在房間裡哭了大半夜,同時她的決心更堅定了,一定要帶著母親回北京,將來與父親和哥哥見面。

幾天後,母親在張蘭的房間裡翻出了兒子的來信,強烈的感情沖擊,她暈了過去。


繼父知道後一邊發牢騷,一邊對妻子進行搶救。繼父覺得自己很不幸,與妻子連兒子都生了,她卻還想著前夫。看著繼父眼裡的淚水,張蘭別有滋味在心頭。

1973年5月,15歲的張蘭沒有告訴家裡人,一個人坐火車回到北京。她沒有錢買車票,是一路逃票回北京的。

張蘭住到了姥姥的家裡,姥姥也沒有人脈和關系,張蘭只能靠自己。




(位於北京海澱區增光路的紡織部大院)

紡織工業部負責人事調動的是一位姓閻的司長,張蘭與他的女兒是小學同學。張蘭曾與他們住在同一個大院裡,閻司長家住39號樓,張蘭家住36號樓。

張蘭找到閻司長的女兒,對方重感情,帶著張蘭去見自己的父親。此後張蘭天天在閻司長辦公室裡磨,講述母親的病情,一家人在湖北的糟糕狀況。說著說著,張蘭就泣不成聲。

張蘭的姥姥做的紅燒肉遠近聞名,此前院子裡很多人都吃過,誇味道正宗。張蘭決定用紅燒肉“賄賂”閻司長。

第二天,張蘭帶著姥姥做的一碗紅燒肉和兩個獅子頭,來到了閻司長的辦公室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