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六四事件: 何曉清談六四:"這怎麼不是血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被香港政府拒絕批准工作簽證的歷史學者何曉清,在訪談中說,一代一代人的青春、愛情、友誼、 信任⋯⋯都被中共權勢者操縱、利用,爭取公義、尋求真相的人變成被審判者。她引用林昭的話說,“這怎麼不是血呢?”


香港媒體《集志社》於2025年6月3日發表了一篇六四主題的文章《歷史學者何曉清的自白:我與香港的四個六四時刻》,作者張潔平梳理了何曉清與香港的幾段六四故事,從中可以看到這位學者如何冒著風險於2019年來到香港任教,又如何因為守護六四記憶逐步成為當權者的眼中釘,最終被香港政府拒之門外的過程。

何曉清在訪談中說,2022年5月,她去法庭旁聽支聯會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提訊。“我看到他們頭發全部都白了。李卓人和何俊仁,而且何俊仁也瘦了很多。我真的馬上就眼淚流出來”,“我是孩子的時候,他們幫我們守,守了整整三十年。現在輪到我在這一邊的時候,他們在那邊,隔著犯人欄的那邊。”她感慨說:就像林昭說的,“這怎麼不是血呢?”一代一代人,我們的青春、愛情、友誼、 信任⋯⋯都被他們去 manipulate(操縱),被他們利用,然後我們卻被嗆成這樣子。看著香港的孩子,他們也是滿腔熱血的,最後也是這樣子。“這怎麼不是血呢?”我們在同一個空間,可是他們變成被審判的人。不是應該被審判的人坐在那裡。爭取公義的、尋求真相的人,變成了最後所謂的受害者。


何曉清認為,“但我不願用受害者身份來描述我們。我們有自主性,任何時候都不只是受害人,包括天安門母親,他們也在用他們最微弱的力量去反抗 。”




因為守護六四記憶,何曉清被香港政府拒絕批准工作簽證,不得不離開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的教職。

何曉清說曾以為自己很理解流亡者,直至自己也變成了他們,她才知道自己完全不了解。“我采訪流亡者的時候,是把整個人都放到他們的經驗裡面去體會的 。那時候我以為自己是很理解他們的。可是我現在知道自己完全不了解”,“家國不能兩全。我寫他們,然後不管願不願意,到今天自己也變成了一個他們。在歷史長河裡面,這三十年就是我青春的全部。我大概也不能再有另外一個三十年。好像三十年,就是在做一樣事情。這麼多年,我盡力做好了”。


李強的政治地位正在上升?

關注中國問題的時事和學術網站“中參館”(China File)發表文章《李強的低調崛起》,作者Neil Thomas認為,盡管許多人認為,自從習近平於2012年11月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中國政治一直是一場“一人秀”,但事實更為復雜。最近的一些跡象顯示,權力格局正在發生微妙變化。雖然習近平無疑鞏固了他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地位,但他似乎正在將治理中的關鍵職責——尤其是經濟政策制定——委托給他的副手、國務院總理李強。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