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王朔:让我选一个死法,我选让猫弄死我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当时的王朔,读伤痕文学,读史铁生,读汪曾祺,读同样写军人生活的海明威、雷马克,但当问起对他写作生涯影响最大的作家时,他哈哈哈大笑:


“没有。那个时候有,但我现在不承认了,耻于承认。”

书都是人写的,优秀的作品值得学习,却不存在非要顶礼膜拜不可的完美作品。


学习就是让人把自大去一点吧。但学多了就特别容易匠气,会太工整。所有的小说都有破绽,没有完美的。我读书就要一直读到看出它们的破绽,我就算读懂这个作家了。”

对待写作,王朔也同样抱有一种轻松自然的态度:

“非要写好了再拿出来,也特别错。总想写成完美,拿出去别人一字不能改,会把自己耽误了。

那时小说家和诗人就是明星。一部短篇小说一得奖,咔嚓一下作为专业作家调到专业部门去,就有了编制什么的。我当时当然不是图这个,不是不图,是想都不敢往那儿想了。只是觉得这东西不难,凭我这点小聪明,真没活路了可以拿这吃饭,后来就这么开始瞎写了。

(后来才明白)写作中之广大,不管前边有多少人了,仍然有你的空。”

就是从“瞎写”出发,王朔找到了他的空。一个属于他的时代从此开始了。






之后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辉煌、荣耀,以及如影随形的争议与批评。虽说“留名千古是一种妄想”,但今天的王朔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无法回避的存在。回首过往,他似乎并不以为意。


“妄想太大,往往会落空。我自己想想,其实也没有特别大的妄想。写东西的时候我就想,能发表就行,发表不成也就那样了。当然,我认为我还是顺的,我没碰到什么事儿。我不愿意干那些有一部分需要别人来决定的事。……所有的事都是我自己干的,我也认账,我自己干的事就没失控,都在我能控制的范围内,所以我就可以把自己的性格保存到现在。其实每个时代都有顺溜的,人不能受折磨,说受苦能锻炼人,呸。以后人能好点。”

人过六十,王朔显得乐天知命。

“我不相信命运,但我又是宿命论者。我相信事到临头的时候,你也不用努力改命去,有些事什么都不做它能过去,而且结果还不差:最好的结果不会出现,最坏的也不会出现,就是差不多。……知天命,就是知道什么事干不了。

我心理上改变不大,我们家有块镜子,在那镜子里我还是年轻的。”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