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電動車: 豐田章男:1輛電動車污染=3輛混動車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根據《IOP 科學》雜志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汽油和混合動力汽車在制造過程中會產生 6 到 9 噸二氧化碳排放,而電動汽車在交付給消費者之前則會產生 11 到 14 噸二氧化碳排放。然而,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一旦電動汽車上路,它們會逐漸“償還”碳排放債務,其總體排放量也會逐漸降低。相比之下,混合動力和燃油汽車的碳排放量則會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增加。在行駛一定裡程後,電動汽車有可能完全抵消其初始碳排放。


具體需要行駛多少裡程才能實現這一點,不同的研究給出了不同的答案。2023 年,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一項研究發現,電動汽車需要行駛 1.95 萬英裡(IT之家注:約 3.14 萬公裡)才能抵消制造過程中產生的排放。根據 FactCheck.org 的數據,這不到美國普通駕駛者兩年的行駛裡程。而《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則認為,碳排放的減少要到行駛約 2.8 萬英裡(約 4.51 萬公裡)時才會開始顯現。不管怎樣,電動汽車在長期使用中無疑是更清潔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混合動力汽車都相同。傳統的混合動力汽車(如豐田普銳斯)配備小型鋰離子電池組,只能在短時間內依靠電力驅動,之後燃油發動機會啟動。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則配備更大的電池組,車主可以為其充電,它們能夠在燃油發動機啟動之前依靠電池行駛更長的距離,通常在 30 到 50 英裡之間。在生產過程中,它們的碳排放量介於電動汽車和純燃油汽車之間。


電動汽車懷疑論者常常強調電力來源的重要性,但實際上,其影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美國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上一直進展迅速,直到去年年底。根據能源智庫 Ember 的數據,截至 2024 年底,美國 43% 的電力來自清潔能源。

此外,燃油汽車不僅在制造過程中會產生排放,其運行所需的化石燃料開采、水力壓裂和精煉過程也會產生排放。而且,燃油汽車在燃燒汽油時效率低下,只有約 20% 到 40% 的燃料轉化為能量,其余部分都以熱損耗的形式浪費掉了。相比之下,電動汽車將超過 90% 的電能轉化為驅動車輛的動力。

綜合所有這些因素,《IOP 科學》雜志的研究指出,電動汽車在行駛 2.2 至 2.4 年的時間內,其生命周期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可與混合動力汽車持平。電動汽車與純汽油汽車達到排放量持平的時間甚至更快,只需 1.3 至 1.6 年。




此外,該研究還考慮了電網排放因素。這項 2022 年 3 月發表的研究發現,在美國 2983 個縣中,電動汽車是最清潔的選擇,而在 125 個縣中,混合動力汽車是排放最少的選擇。

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氣候門戶網站和美國環保署(EPA)的“電動汽車誤區”頁面在內的其他多份報告也得出結論,在大多數情況下,電動汽車都比其他類型汽車更清潔。


在全球范圍內,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使用正在迅速增長,這意味著電動汽車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變得更清潔。同時,汽車制造商也在開發需要較少稀有礦物和低碳制造工藝的電池化學技術,例如磷酸鐵鋰(LFP)和富鋰錳(LMR)電池。

這意味著未來的電動汽車不僅在駕駛過程中更清潔,而且從工廠生產開始就更環保,其所謂的“碳債務”也會大大減少。

這並不是說混合動力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清潔空氣的敵人。事實上,對於那些尚未准備好完全轉向電動汽車的消費者來說,混合動力汽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定期充電的情況下,可以像電動汽車一樣用於日常通勤。而傳統混合動力汽車在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方面仍然比純燃油汽車有顯著優勢。即使是現代燃油汽車,其清潔程度也比幾十年前有了很大進步。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電動汽車在效率、排放和可持續性方面都優於其他兩者。如果要實現零排放的未來,電動汽車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有希望的方式。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5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5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3 游客 [舅.秋.虞.乃] 2025-06-17 12:37
    電動車是本世紀最大騙局
    評論2 游客 [五.教.子.不] 2025-06-16 13:00
    他懂物理。電是“二次能源”,並非“新能源”,其出現已經上百年了。煤電、油電只是把污染從道路搬到發電廠,雖降低了城市排放,但對“全球減排”貢獻未必大。如混合動引擎的能源轉化率高於油電、煤電廠的發電機,其對全球減排的貢獻更大。油車、混動車不用不排放,而油電、煤電廠很難精確做到不用不排放,而是一直燒油燒煤一直排放,對能源的利用率未必有多高。
    評論1 游客 [義.親.齊.梁] 2025-06-15 17:14
    是日本自己能源結構的問題,不是EV本身的問題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2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