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年轻人不考研去考公了,乡镇公务员比港大硕士"香"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放在几年前,读书深造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如今年轻人心态确实变了。名校光环正在渐渐褪色,“以前市场还比较好的情况下,港大(建筑)毕业至少能找到年薪20万元的工作,但现在已经赚不了这么多钱了。”学历不再是投资,更像是一种消费。至少林悦认清,对她来说,读港硕并不能重启人生。


考公“上岸”才是那个必然,这是“稳定”的胜利。

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发生在去年。曾一直居高不下的“考研热”,开始迎来9年来的首次下滑。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攀升至1179万人的时候,考研报名人数(438万人)却出现首次下降,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388万人)出现第二次下降,相较于2024年又减少了50万人。


风头正盛的是考公。这7年来,考公人数持续升温。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今年国考报名又破了纪录,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超过340万,较去年上涨约12.6%。另据华图教育统计的数据,今年23省的省考报名总人数超过了530万。“考公热”伴随的新趋势是,应届生比例在增加、硕士博士占比提高,岗位也开始向基层倾斜。



▲ 考公人数已经连续7年增加。图 / 视觉中国


最先感知到变化的是考研辅导机构。2024年上半年,做新闻传播学专业方向辅导的白烨发现,考研全程班的报名人数几乎少了一半。他非常焦虑,以为是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他浏览同行中做得较好的机构,发现他们公众号的阅读量低了很多,“以前立马就有几万甚至10万加,现在都很少上5000了。”

考研报名人数锐减,白烨后来才意识到,这是整体行情下滑的信号。大家开始觉得“考研也没什么用了”。过去,985的文科硕士进大厂不成问题,但现在,不仅普通本科的学生难找工作,名校毕业生,也同样面临挑战。考研机构的日子也不好过,以前做得好的机构,在北京CBD租好几层写字楼,招一堆客服,养很多研究生、博士当辅导老师,这样的盛景一去不复返了。“还好我们船小好调头”,白烨只能感慨。


连考研老师都转型成了考公老师。转型过程比想象中容易,只要经过大型考公机构的完整培训,短则7天,长的30多天,又有讲课能力,就可以入门了,很多机构甚至不看学历背景。但能否站住脚就要看个人能力了,因为不管哪个机构都是很残酷的,“内部各种多轮淘汰机制”。

疫情前,白烨就开始在上海带事业单位的培训班,班上10个人,有六七个是工作了好多年,考本单位编制的学员。疫情后,他又带类似的培训班,班上清一色都成了硕士,还有两个同学从香港飞过来,中间上到一半,又要飞回去参加论文答辩。“毕业生真的是‘全民考公’”,他分析,现在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公务员岗位,对应届生的倾斜政策都越来越明显。

虽然考研人数有所回落,但基数依然庞大。白烨依然兼职考研辅导,但从带全程班变成了半程班——从七八月开始,找他报名的学员又多了起来。这说明,应届生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他们从前一年年末到当年的上半年,辗转于国考、省考、选调生考试等,到下半年,又有新的学生马不停蹄地投入考研备战,就是为了抓住每一个机会。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3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