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人講述撤離伊朗:出城擁堵 加油限額 通訊不暢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7日下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伊以沖突爆發後,外交部及有關使領館正會同相關部門全力做好在伊朗以色列中國公民安全保護工作,迅速組織撤離中國公民。目前已有部分中國公民安全撤離至周邊國家。




當地時間2025年6月16日,伊朗德黑蘭中部,以色列伊朗之間的沖突持續,阿扎迪塔(左)附近一處地點濃煙滾滾。圖源:視覺中國


17日,《環球時報》記者聯系到多名在伊中國公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已在撤離或准備撤離的路上,另有少數人選擇離開首都德黑蘭,到伊朗鄉間或裡海附近暫避。鑒於伊朗領空因以色列軍事行動而關閉,所有飛機停飛,大多數中國公民正通過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等與伊朗相鄰國家的陸路口岸出境。據了解,當地時間15日和16日,已有部分中國公民撤離伊朗

他們告訴記者,最近兩天,當地大量民眾湧出德黑蘭,出城道路極為擁堵,連在加油站加油也要“限額”。有人前兩天還沒下定決心撤離,但“局勢發展得異常迅速”,死裡逃生的經歷、可能失聯的風險,讓他們最終下定決心,“這一次,似乎和以前不太一樣。”

“擁堵的道路,大排長龍的加油站……平時2小時的路,我們走了足足5小時”

一名17日隨公司大巴一起撤離的在伊中國公民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她已於當地時間上午9點左右抵達了伊朗和亞美尼亞的邊境口岸。她介紹稱,前幾天阿塞拜疆的口岸還處於關閉狀態,所以她選擇了稍遠一些的亞美尼亞口岸出境。




當地時間2025年6月17日,伊朗德黑蘭,大巴扎的商店關閉。圖源:視覺中國


她介紹稱,自己和同行人員16日早上6點就已從德黑蘭出發,當天晚上10點才抵達一處距離邊境車程約2小時的落腳點。“路上的車特別多,道路極為擁堵。”她回憶道,從德黑蘭到距首都150公裡的城市加茲溫一般只需要2小時,但那一天他們走了足足5個小時。17日一早,他們再度出發,兩個多小時後抵達口岸。“我們走的很多都是鄉間小路,不好走。路上我還看到山裡的不知道什麼設施被炸毀。”

“我離開的時候,德黑蘭市區已經很空了。”她告訴記者,這和平時的情況正相反,在德黑蘭,通常是市區很堵,市外道路很通暢。很多伊朗人也在逃離,他們大多往裡海的方向走。她在路上也看到許多排起長隊的加油站,“看起來要等待一個小時才能加上油”,而且加油量也有限制,每車只能加15升,“如果想多加一點,就需要給點‘小費’。”

一共經過了十七八個小時的艱難路途抵達亞美尼亞口岸時,這裡已經有長長的隊伍等待過境,其中也有不少中國人。“說實話,我沒有想到局勢會變化得這麼快。”她對《環球時報》記者感歎道,前一天當她離開德黑蘭的那一刻,還覺得“也許沒有必要,也許很快會回來”,“但現在看來,我們可能是要離開相當一段時間才可能回伊朗了。”

在德黑蘭經營酒店的王立已在伊朗工作生活十余年。當地時間17日凌晨,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16日晚,已有四輛大巴陸續從他所在的拓邦酒店出發,搭載逾百名在伊中國公民前往鄰國阿塞拜疆。這些人員多為在伊朗留學、工作、經商或因公出差的中國人。17日當天,預計還將有多輛大巴繼續搭載滯留當地的中國公民撤離至阿塞拜疆,隨後,該酒店也將暫時關閉。據他介紹,在大使館和當地華人社團的安排與協助下,此前15日已有兩輛大巴車通過伊朗與亞美尼亞邊境口岸撤離部分在伊中國公民。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8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7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