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人講述撤離伊朗:出城擁堵 加油限額 通訊不暢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死裡逃生的那一刻讓我下定決心離開”


“我們今天撤離。”《環球時報》記者17日聯系到德黑蘭一家烤鴨餐廳的老板馬哈桑時,他正在離開德黑蘭的路上,他向記者回憶了這幾天自己經歷的最驚心動魄的一瞬間。




當地時間2025年6月16日,伊朗德黑蘭北部地區,以色列空襲後濃煙滾滾。圖源:視覺中國

“6月15日中午,以色列空投的炸彈落下,我餐廳對面酒店背後的政府辦公大樓瞬間就被炸毀了。沖擊波特別強,附近建築的玻璃都被震碎了。”他回憶道,“我當時正好在酒店一層,還好逃出來了,真的是死裡逃生。”

那一瞬間讓馬哈桑決定暫時撤離伊朗。他和一些正住在酒店裡的中國客人一起先去了德黑蘭周邊的小城卡拉季,因為那裡被認為相對安全一些。有幾名中國客人因離開得太過匆忙,甚至來不及拿上護照,只能暫時留在德黑蘭近郊的鄉村避難,16日,他們才成功取回證件,並在大使館和當地華人社團的幫助下順利離境。

馬哈桑自己和同伴們17日當天撤離伊朗,前往阿塞拜疆。因在當地經營多年、人脈較廣,過去幾天有很多人向他求助。“我決定先幫助他們走,自己晚些離開,多幫一些人。”他感歎道,“這幾天我親眼看到太多爆炸和老百姓逃難的場景,這讓我越發深切地體會到,戰爭帶來的只有苦難。”


一名在伊朗經商多年的中國商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一些在當地的中國人這兩天正嘗試前往土耳其,經伊斯坦布爾回國。也有一些暫時無法離開的人,選擇離開首都德黑蘭,去鄉間或裡海附近躲避。他們認為,這些地方沒有政府機構和軍工設施,應該不會成為以色列襲擊的目標。“很多人儲備了一個月的口糧。”他介紹說,“這次和以前(以色列襲擊感覺)感覺很不一樣,問題很嚴重。”

“局勢發展太快,幾乎一天一個樣”

高天闊是一名正在德黑蘭大學攻讀伊朗研究專業的留學生。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16日起,他開始在多個在伊中國人社交媒體群中看到大量建議中方人員通過陸路自行撤離的信息,當地華人社團也陸續開始協調包車事宜。他介紹說,目前自行購買伊朗國內的大巴票或火車票已十分困難,例如從德黑蘭前往西北部城市大不裡士的長途汽車,最早也要四五天後才有余票。


與其他一些已經匆匆離開的同學不同,高天闊原本是想觀望一下局勢再做決定。但看到離去的人越來越多,他改變了主意,計劃17日和大家一同盡快離開伊朗。他決定去阿塞拜疆,因為這條路線比去亞美尼亞或土耳其用時更短,回國也更加方便。

“16日白天的情況和過去幾天相比有很大變化。街上巡警多了非常多,很多商店也在關門。種種細節都顯示出似乎未來不太樂觀。”他告訴記者,16日晚到17日凌晨的襲擊聽起來要比前兩天更加密集,這是使他下定決心離開的一個重要原因。“局勢發展得太快了,幾乎一天一個樣。”

此外,從16日開始,德黑蘭的互聯網也受到很大幹擾,對外界通訊非常不暢。考慮到接下來可能會有“失聯風險”,也成為促使高天闊下定決心撤離的重要原因。“我之前還准備了許多水和食物,現在看已經用不到了。”

近日,隨著伊以沖突進一步升級,多國政府已提醒本國公民盡快離開伊朗。當地時間6月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發文稱,所有人都應該立即從德黑蘭撤離。同一天,俄羅斯外交部宣布,俄羅斯已暫停駐伊朗大使館的領事部門辦公,並啟動陸路撤離行動,以確保在伊朗俄羅斯公民安全撤離。17日,韓國政府對伊朗全境發布三級旅游預警,提醒在當地停留的公民及時撤離至安全地區,取消或推遲對伊朗旅行計劃。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