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留學生: 取消留學生生活補助,日本非得這樣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6日,一條新聞在華人學生群炸鍋。根據各大媒體,日本文部科學省決定對博士階段的學生支援制度進行調整,自2026年起,將生活補貼的對象限定為日本學生,即不再提供給留學生。消息稱,這項獎學金自設立以來,4成申領者是國際學生,3成是中國學生。


本次決定涉及的獎學金,是日本文部科學省一項高額獎學金,生活補貼是其中大頭,高達每人每年240萬日元(約12萬元)。消息傳出後,留學生啞然。這個群體的心情是復雜的。他們承認日本國際學生曾經相當寬容,預感到“該來的總會來”。然而,它的到來源於一種極端的排外情緒,且日本政府似乎在這種情緒面前束手無策,又令他們極為失望。

留學生占的便宜


留學生占了日本便宜嗎?某種意義上,還真占了。日本幾乎不對國際學生征收額外費用,政府獎學金和學費減免制度也一視同仁。放眼全球,這是鳳毛麟角。

美國,公立大學通常優惠本州居民,對非本州美國公民和國際學生收取2倍甚至以上的學費。加之聯邦政府獎學金不對外國人開放,變相進一步抬高了對國際學生的收費。留美學生可以從事助教,也可以申請學校和基金會的獎學金,這是他們主流的維持生計的方式。

日本的情況更加簡單。日本的大學和研究生院學費在發達國家中已經比較低廉,對各國學生的收費也都相同。政府獎學金不分國籍,只要滿足學業和經濟狀況等硬性條件,都可以申領。部分原本需要償還的財團獎學金,考慮到留學生畢業後未必留在日本,最終也不用償還。不用說,日本還有知名的“每周28小時打工”制度。一個勤快的留學生在日本,完全能夠自給自足。



日本的確善待國際學生,這也是留學日本的重要魅力所在。相較歐美各國,日本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都沒有將留學產業化。相反,日本將接納留學生看作一個吸引海外人才,活化社會經濟,補充文化多樣性,提高日本國際競爭力的長線事業。這背後,也有日本清晰的自我定位。

日本不乏名校,但從功利角度說,作為留學目的地,它與巨頭林立的美國相比含金量如何,學子心中也有答案。此前,日本一直將姿態放得很低,仿佛在釋放一個信號:我們未必擁有最頂尖的資源、最“硬通貨”的學歷,但我們有足夠的誠意,歡迎全球年輕人加入,與我們取長補短,共同建設這個環境。



▮圖為日本國際學生增長情況。圖自文部科學省

2008年,福田康夫的政府提出“30萬留學生”計劃,當時,日本留學生僅為12.4萬人。在這種謙虛開放的態度下,日本短短10年就完成了目標,將國際學生數量翻了一倍以上。如果沒有新冠大流行影響,想必還會繼續增長。

虛構的對立



然而,一切似乎要成為過去。

2024年4月,日本文部科學省宣布取消國立大學對國際學生的學費上限,這意味著大學可以對留學生自主上調學費。新規實施一年中,絕大多數學校拉不下這個臉,但相關爭議越來越多。

同年,日本私立名校武藏野美術大學率先宣布針對國際學生上調學費。網絡上,“社保警察”四處出沒,在各國社交媒體尋找留學生在日本享受社會福利的蛛絲馬跡,誇張一番再大肆宣揚。國會上,各派議員輪番轟炸,指責日本政府將國民稅金分給外國人,不顧本國學生死活。




▮2024年7月,武藏野美術大學學生抗議針對留學生漲學費。圖:X@kuri0404 /小紅書

日本的人才培養確實出了問題,但決非排外主義者指出的問題。排外主義者擅長將日本學生和國際學生的利益炒作為零和博弈,以此掩蓋在當前制度下,日本學生同樣是“受害者”的事實。

根本性的問題在於,如今日本的產業結構並不需要那麼多高學歷人才。日本政府出錢出力,在高校博士點培養了一批科研人員,卻沒有足夠多企業消化他們。最終,這些學生——無論是日本的還是國外的,只能去別國發展,或在日本國內從事很普通的工作,日本政府也沒有收獲他們起初想要的那種經濟和文化上的良性循環,雙輸。

兩次產業泡沫破裂後,日本正式走上“學歷貶值”之路,學術研究和就業市場完全割裂。它的社會效應未必總是負面的:從勞動市場的角度看,當地本科甚至高中應屆生的就業率都高達98%,也算一種健康。另一方面,日本博士學生的就業率,即便算上在學期間找到工作後退學的那一批,也只有37.0%(人文)~81.1%(保健)。根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的調查,日本國際學生中,碩士和博士的留日比例遠遠低於本科及以下學歷




漫才師兼學者安部達雄指出:如果日本希望使留學效益最大化,真正應該研究的,是如何讓受過政府資助的高級人才留在當地。然而,這需要解決根本問題。如果日本無法為高學歷人才展示清晰的職業道路,讓他們在工作中實現價值,或至少收回學業深造的經濟成本,那麼在培養階段投入多少錢都是一次性的,不會有用。

一切只是開始?

日本逐漸收回它對留學生的寬容之際,當地大學國際排名也停滯不前。

QS世界大學排名中,東京大學從2020年的22名滑落到32名,京都大學一直在50名左右。近日,《自然》雜志的發行方發布了2025年版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研究論文貢獻度排名,前十名由中國美國德國的研究機構包攬,日本東大和京大分別排名23和55,均創歷史新低。



日本並非沒有意識到危機,相反,政府有時顯得相當著急。此前哈佛大學留學簽證受阻風波中,日本是第一批推出各項優惠政策,出面“搶人”的國家。6月中旬,石破內閣又發表計劃稱,將撥款1000億日元從全球吸引人才。所以,日本是希望削減國際學生福利、將留學盈利化,還是繼續、甚至進一步加大投資吸引留學生?政策方向的不一致讓外界感到疑惑。

這也是本次取消對外籍學生的生活補助決策中,最令人擔憂之處。日本似乎喪失了清晰的人才政策圖景,只想借助這一改動暫時堵住排外者的輿論。截至目前,日本5大全國媒體報道此消息時無一例外提及了“中國人”申領獎學金的情況。無論什麼保守的政策,仿佛加了這三個字,就不會有人質疑其合理性。

然而,同樣有留學經歷、真正關注日本未來的人會感到疑惑。在《朝日新聞》的相關消息下,留美機器人工程師遠藤謙評論道:問題顯然在於日企用不好這些人,而不是中國學生太多。《東洋經濟》記者奧田貫委婉地質疑稱,在設計類似打擊外國人積極性的政策時,日本是否考慮到了自己高齡少子化的未來。關注教育事業的立憲民主黨議員米山隆一在社交媒體表示:“中國學生走了,日本的科研能力只會進一步退後。”



27日上午,日本文部科學省大臣阿部俊子主持記者會,共同社質疑這項改動將讓外界認為日本的大學在實施“鎖國”。阿部俊子回復稱:這樣的質疑並不屬實,此外,我們沒有“變更”政策,只是讓它回到了支援日本學生的初衷。

文科省的答復似乎釋放了這樣的信號:如今限制的是一類獎學金,但這只是個開始。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