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電動車: 德媒:中國電動車泡沫即將破裂 這意味著什麼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商報》題為“中國電動車泡沫即將破裂”的評論寫道:“中國有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恐怕也是最脆弱的。2024年,該國售出1200多萬輛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而這一增長的代價也是昂貴的:補貼、毀滅式競爭和令人質疑的銷售手段。”


文章寫道,西方汽車制造商還在討論如比亞迪這樣的中國制造商的優勢地位,但同時也早已明確:中國的這一體系過熱。而大爆裂還在前面。

“市場領頭羊比亞迪的這一征兆最為明顯。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其增長戰略日益動搖。盡管市場動力減弱,仍全力生產。”


“而結果是巨大的產能過剩——在汽車行業,這與停滯的生產線一樣致命。”

文章寫道,過剩產能中大部分計劃出口。但鑒於懲罰性關稅、對電動汽車的疑慮以及對“中國制造”汽車的保留態度,這並非順理成章。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上包括小米在內的新競爭者全力出擊,後果是:市場進一步擠壓,價格戰更為激烈。而比亞迪身處其中,難以刹車而不有損其成功故事。

文章寫道:“這讓人會想起中國工業此前的產能過剩案例:光伏、風能、房地產。都是急速增長,直到破裂。”

已有企業家將比亞迪與恒大相提並論。“即便這僅僅是同行之間的齟齬,當北京的共產黨如今也開始敲響警鍾的時候,就應當認真對待這樣的說法了。”



“對德國汽車制造商來說,這意味著什麼?”文章寫道,首先是謹慎:雖然中國的競爭者不容忽視,但其電動汽車的增長熱潮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特別是大眾、寶馬和奔馳必須學習,在一個隨時可能傾覆的市場如何運作。伙伴關系也好,合資企業、本地化也好,都無法提供保護,而是更大程度的依賴。最遲等到中國電動汽車泡沫破裂,全世界都將有所感受。”

比亞迪在德國私人注冊的車輛少之又少


《商報》另一篇題為“比亞迪充斥市場”的文章引述服務商Marklines的獨家數據稱,比亞迪目前的產量明顯高於銷量。

“據此,比亞迪特別在本土市場上走弱。後果是,該企業有時不得不減產。今年頭三個月,中國汽車市場總體增長超過45%。比亞迪同期則僅增長5.5%。”

在本土市場受壓的同時,比亞迪在國外有雄心勃勃的計劃。該企業在南非將車型增加一倍,西非也將開展業務。由於北美市場因川普的關稅政策不復存在,歐洲對比亞迪來說愈加重要。5月,比亞迪在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無人機表演,以慶祝Dolphin Surf首發。

企業內部將英國視為成功的范例。1-5月,比亞迪在那裡銷售近15000輛汽車,僅略少於特斯拉。但在歐洲的總體情況好壞不一。在德國,比亞迪的增長幾乎僅限於租車公司和車行自身的新車注冊。數據服務商Dataforce稱,5月私人注冊的比亞迪僅128輛。


專家:德國人重視的是汽車價值的穩定性

《世界報》也關注到這一點。題為“比亞迪用這一花招打贏特斯拉——但風險很大”的文章寫道,不久前,比亞迪在歐洲銷售超過特斯拉,成為新聞頭條。但比亞迪所使用的銷售把戲,很快可能自害其身。

文章解釋說,汽車銷售的核心,也就是制造商和車行賺錢的途徑,是通過向私人和企業客戶賣車。但還有第二條道路。也就是,不是把車賣給終端客戶,而是賣給自己的車行或者租車公司如Sixt,用以增加其車隊。但這些車輛經常很快就作為新的二手車以很高的折扣回到市場上。

波鴻汽車研究中心(CAR)的負責人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表示,這一策略接下來將導致“德國迄今為數不多的比亞迪銷售網點”明顯降價。



“比亞迪的汽車質量不錯,技術也好,但在歐洲沒有真正的銷售戰略”,杜登霍夫向《世界報》批評說。“這是雕蟲小技。”他說,比亞迪沒有有序地進入市場,而是以“搞活動”的方式,——這損毀了其汽車價值的穩定性,長遠來說整個品牌都被破壞了。

文章還寫道,德國市場的飽和度更高,長期的品牌忠誠度更為重要。杜登霍夫表示,相應之下,比亞迪忽視其汽車價值穩定度,這是錯誤的:“如果您買一輛新車,三年後不值售價的50%,那對您來說是糟糕透頂的。”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