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不像合格的妻子":18歲嫁到中國的緬甸新娘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西南邊境的德昂族村落,許多緬甸女孩跨越邊界嫁到雲南。紀錄片《小新》呈現了這樣一位“緬甸新娘”的生活樣本:2017年,18歲的張玉新嫁給大她十幾歲的丈夫,突如其來的生育,身份困境,洗衣做飯,收割種植,再次懷孕——如養蠶吐絲般包裹起她的生活。《小新》是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郭玥涵的畢業作品,她跟拍多年,目前仍在記錄這群離鄉生存的緬甸女孩們。


文丨姜婉茹

編輯丨陶若谷




2017年,偶然聽說一所大學在雲南邊境有人類學田野點,需要少數民族影像記錄,就這樣開始拍攝緬甸新娘的故事。

我拍的寨子叫冷水溝,在德昂話裡是“女人的起源”。德昂族的祖先選擇了這裡,曾是個很大的寨子,人丁興旺。後來村民陸續搬去了山腳下的新寨,老寨只剩23戶人家,不到100人。

我比小新還早10天到寨子,她家就在三十多公裡遠的地方,中間隔著國界線。


寨子裡的大齡青年志強,32歲了還討不到媳婦,去緬甸那邊找。按德昂族傳統,早些年,男人看上一個姑娘,夜裡會開著船過河,到緬甸寨子裡去“闖姑娘”——到姑娘家門口聊天。更早的時候,爺爺奶奶那輩人,邊在山上幹活,邊對山歌。

志強找了小新三回,打動了她。但小新身上背著婚約——她兒時就沒了媽媽,爸爸吸毒,大伯撫養她長大。寄人籬下的日子,小新要幫忙帶娃、幹農活,到了適婚年齡,被許配給一戶緬甸漢族,家裡收了很少的彩禮。

志強對小新說,不要哭了,我幫你把錢還了,跟我去中國。在小新看來,“好日子終於來了”。她到志強家待嫁,等待“出窪”(德昂族節日,象征著雨季結束,青年恢復婚戀自由)。


那時她天真爛漫,漢語不好,對拿攝像機的我很好奇。沒事就拉著我,一起用她碎了屏的手機看歌舞MV,有泰國的、印度的、緬甸的。我們一起去山上的菜園裡摘東西吃,小新很靈活,能爬到樹上去。

婚禮前,志強一家熱火朝天地准備飯菜,宴請全村,小新自己跑出去哭。親人一個都沒來,年輕的緬甸媳婦,沒有娘家撐腰,在寨子裡算是最底層。

寨子裡的男性普遍想找個中國媳婦——家境更好,有合法身份,一起打工、孩子上學辦手續都方便些。他們年輕時外出打工,青春沒了,也沒攢下錢,有的還酗酒。當地女孩不會嫁給他們,到三十多還沒結婚的,基本就找不到了,會去緬甸找媳婦。一般年齡差蠻大的,志強比小新大了十幾歲。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