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川普兌現承諾 一場昂貴的勝利(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從積極角度看,這次稅改提供了一種明確的價值選擇:更多自負責任、少些政府介入。 支持者會說這是自由市場的勝利,但批評者則會指出它犧牲了社會安全網,將國家推向更大不平等。


川普執政下 值得台灣企業謹慎看待的地方

不過,在川普執政下,所謂的由市場決定,正是值得台灣企業謹慎看待的地方


美國川普政府的經濟政策走向愈發清晰:對願意“投資美國、制造美國”的企業給予稅務與規則上的誘因,而對那些僅在美國市場銷售、卻不實質投資設廠或就業的外企,則將面臨更嚴格的限制與稅務壓力。

從對清潔能源稅收補貼的取消,到川普賬戶設計中的美國國內制造偏好,再到企業研發費用化與利息抵扣的適用標准,川普政府明確向世界宣告,“投資美國”的必要。


這對台灣企業是嚴肅的提醒。 若未來希望繼續深耕美國市場,台灣企業勢必須重新審視其全球供應鏈與布局策略——不只是關稅問題,而是稅制、補貼、規范與政治風險的全面盤點。


特別是高科技制造業、電動車供應鏈、半導體與綠能產業,若選擇僅在海外生產再出口美國,在稅制與法規上恐怕會逐步處於劣勢。 而對願意在美設廠、創造就業的企業,美國這一波稅改提供了更多抵免空間與財政支持,也提供了政策清晰度。 在商言商,這不只是道德選擇,更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現實考量。

台灣政府與產業界應更積極理解美國的“選擇性開放”原則——過去全球化時代的市場自由流動邏輯,正在被帶有國家安全、產業回流、就業本土化概念的“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邏輯取代。 現在的美國,不是歡迎所有資本,而是歡迎願意與美國經濟共同成長的資本。

總結來說,這項法案讓川普得以對選民說“我做到了”,共和黨也有理由慶祝其經濟議程的落實,甚至外資也有清楚的方向。 但是,美國社會將如何面對川普這場勝利背後的代價與分裂,應該是未來好幾任總統必須承擔的歷史共業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