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預言災難日前出現罕見彗星 高速穿越太陽系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除了身世不明與罕見之外,這顆彗星的速度同樣令人驚艷。根據天文學家羅德裡奎茲(Josep M. Trigo Rodríguez)指出,3I/ATLAS進入太陽系時的速度高達時速15萬英裡(約24.5萬公裡),是相對太陽的速度。


甚至,它可能打破太陽系有史以來“最快來客”紀錄!丹諾解釋,一般太陽系內天體的速度約在每秒5到10公裡之間,而這顆彗星的速度可能高達每秒90公裡,比多數天體快了近十倍。

若撞地球恐比滅絕恐龍的隕石還可怕?


這顆彗星還有一大特征,即它的軌道是極端的雙曲線軌道。也就是說,一旦它離開太陽系,就不會再回來。雖然它並不會撞上地球,但這顆巨大、速度驚人的天體也提醒著地球的脆弱性。丹諾指出,若它真的撞擊地球,將會釋放比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還大的能量。“如果這樣的天體真的靠近地球,那會非常可怕,認真地可怕,”他強調。丹諾目前正與團隊合作,致力於發現潛在危險天體並保護地球。


3rd interstellar object discovered? Maybe. There's a lot of buzz right now in the Astro community. More observations should come in tonight to confirm if A11pI3Z is from beyond the solar system. pic.twitter.com/B6d8ou1AmA— Tony Dunn (@tony873004) July 2, 2025

史上第3顆星際物體現身下一個可能更快出現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觀測到的第3顆星際天體。第一顆為2017年的“斥候星”(Oumuamua,夏威夷語),形狀細長如雪茄,看似岩石狀物體,但因其行為與特征不符合典型小行星或彗星定義,令科學界困惑;第2顆則為2019年的“鮑裡索夫”(2I/Borisov),明確為一顆星際彗星。

天文學家表示,近年來這類發現變多,與望遠鏡巡天能力提升密切相關。像是設於智利的“薇拉.魯賓天文台”(Vera Rubin Observatory),開機僅數小時就已偵測到數千顆小行星,未來或許會更頻繁地捕捉到星際訪客。透過對3I/ATLAS的深入研究,科學家將能進一步了解這類天體的組成、來源與潛在威脅。“這次我們發現得夠早,我相信我們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用望遠鏡研究它的成分與結構,”丹諾說。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