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从球场到闺阁:明代女性的自由如何被清朝 "裹"住?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缠足对人口素质造成深远影响。清代学者严复痛心疾首地指出:"中国之弱,种祸有三:鸦片、缠足、八股"。女性因缠足无法生育健康后代,导致 "母子俱弱",成为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重要诱因。




五、历史的回响:从放足到觉醒


1. 近代天足运动的兴起

1895 年,英国传教士立德夫人在上海成立 "天足会",通过演讲、展览揭露缠足危害。1897 年,康有为在广州创立 "粤中不缠足会",会员达万人以上。这些组织通过 "集体宣誓"" 放足奖励 " 等方式,推动社会观念转变。

2. 政策层面的突破

1912 年,孙中山颁布《禁止缠足令》,将放足纳入法律范畴。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出台《禁止妇女缠足条例》,对违者处以罚款或拘役。至 1950 年,新中国彻底废除缠足陋习,延续千年的身体枷锁终被打破。

3. 文化记忆的重构


缠足的废除不仅是身体的解放,更是文化的觉醒。现代学者通过考古、文献研究,还原了明代女性的自由风貌:

湖北江陵明代女尸显示,墓主足部骨骼未变形,印证了 "明代缠足率低" 的结论;


故宫博物院藏《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宫女们穿着平底布鞋,全无缠足痕迹。

这些发现揭示了一个被礼教扭曲的历史真相:明代女性并非后世想象的 "柔弱闺秀",而是充满活力、敢于突破传统的群体。

结语:文明的尺度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回望,明代女性蹴鞠时的欢声笑语与清代女性缠足时的哀号形成强烈对比。这种转变不仅是身体的禁锢,更是文明的倒退 —— 当一个社会将女性的自由与尊严捆绑在 "三寸金莲" 上时,它注定要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付出沉重代价。

正如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所言:"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从彭云秀的蹴鞠场到五四运动的街头,中国女性用千年时间完成了从 "残疾" 到 "觉醒" 的蜕变。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文明进步,不在于对身体的规训,而在于对人性的解放。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