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新一轮"去产能":成因、方案和给普通人的建议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05年,我国开启去产能第一阶段,相关部门频繁出台针对重点行业的“堵增量”政策,如国务院发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等文件,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随后几年,有关部门多次“砍存量”,发布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直到2010年,全国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炼铁4100万吨、炼钢1186万吨、焦炭2533万吨……

到了2015年,国家积极推动行业兼并重组。以钢铁行业为例,原宝钢集团和原武钢集团联合重组成立宝武集团,随后接连收购马钢、太原钢铁、重庆钢铁等多家企业。


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去产能,大多集中在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重工业,基本方法是限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

今年开启的这一轮“去产能”,则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 首先,涉及行业更广、更新。

不仅是钢铁、水泥等老面孔,连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加入了控产能大军,反内卷已经从“传统赛道”扩散到了“新兴领域”。

◎ 其次,企业展现出了更多的自主能动性。

例如,头部车企主动取消夜班、爱零食创始人呼吁友商不要再打价格战,都是企业在主动谋求更良性的竞争环境,市场经济在发挥调节作用。

◎ 第三,出口转内销成为重要抓手。

此次,中央明确提出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对原本只专注内销、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冲击较大,但也有助于推动市场向更高质量的产品迈进。


面对这样一场改革风暴,企业该如何布局?行业该如何应对?普通人又会受到什么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咨询了多位专家,来听听他们怎么说吧。

大头有话说




罗志恒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近几年“内卷式”竞争的出现,并非是企业、雇员变得“急功近利”所致,并非是个体行为突变所致,其背后有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受经济周期变化、体制机制问题和技术发展规律综合影响。

◎第一,经济周期层面,短期看,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国外需求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以及部分行业的供需错配导致“内卷式”竞争出现。

◎ 第二,制度和政策层面,短期政绩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宣示”等动机,以税收优惠等差异化政策开展招商引资的“逐底竞争”,扭曲行业进入成本。加之地方保护主义与破产重整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产业出清速度,使得供需矛盾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自发调节。

◎第三,技术发展层面,技术创新跳跃式发展规律,天然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尤其突出。技术创新过程往往具有不连续性和间断性,主导技术产生之前,往往存在不确定的多种技术路线,企业为了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会“多线押注”,增加投资扩展产能。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86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