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美元指数进下降周期,经济影响多大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但是,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问题慢慢引发关注。1981年美国贸易逆差为162亿美元,到1985年为1219亿美元,短短五年扩大了5.7倍。而且,这期间美国在国外投资的利润无法弥补贸易赤字的迅速增加。


美元第二次下降周期(1986年-1990年)

1981年美国贸易逆差为162亿美元,1982年为242亿美元,1983年为578亿美元,1984年猛增到1091亿美元,1985年为1219亿美元。由于持续的贸易逆差,市场开始担心美元的储备地位。这满足了“下降三要素”的第一点。


1986年美国真实利率(此处以及下文都用“联邦基金利率与CPI的差值”表示)为4.8%,1987年降到3.1%,一直降到1990年的2.2%,1991年的1.3%,1992年的0.3%。这满足“下降三要素”第二点。

1985年9月,美国通过广场协议主动引导美元贬值。在GDP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下降,真实利率下降,以及广场协议的主动干预下,美元开始贬值。从1985年3月的158.28点降到了1990年11月的82.03点。

美元从1990年12月开始进入低位震荡,直到1995年5月,美元指数仍为82.68点,这与1990年11月的点数相差无几。

四、美元第二次上升周期(1995年-2000年)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科技公司(如微软

、英特尔

等)迅猛发展。这时,市场认识到科技领先是美元地位的牢固基石。同时,新兴市场(如泰国韩国)的金融体系脆弱性已经显现。国际资本重拾美元信仰,撤离新兴市场,转向美元资产。这满足“上升三要素”的第一点。

科技发展,带来了经济前景看好。这满足“上升三要素”的第二点。图5显示,1995年美元指数处于低位。满足了第三点。

五、美元第三次下降周期(2001年-2008年)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安然、世通等公司财务造假案曝光,打击了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

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欧洲经济虽疲软,但市场认为欧元会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因此欧洲具备长期潜力。欧元成为与美元抗衡的储备货币,市场担心美元地位衰落,投资者减少美国资产,增持非美资产。这满足了“下降三要素”的第一点。

2001年美国真实利率仅有0.8%,但仍是未来几年的高点。2002年-2005年,美国真实利率都为负值。这满足了“下降三要素”的第二点。第三点显然也成立。

美元第三次上升周期(2012年-2022年)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经过几年的调整出清,2012年美国经济呈现出复苏迹象: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金融市场秩序恢复。这满足了“上升三要素”的第二点。


2011年11月欧债危机全面爆发,欧元储备地位下降,美元地位上升。这满足了“上升三要素”的第一点。

2012年美元指数处于底部,所以“三要素”齐备。

尾注:美元指数的基本知识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黄金价格固定于35美元/盎司,这样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1973年主要国家转向浮动汇率制。

此时,外汇市场波动加剧,市场需一个综合指标反映美元整体强弱。美联储最初推出贸易加权美元指数(DTWEXM),但主要用于政策参考。

1985年,纽约棉花交易所(NYCE)旗下的金融部门推出美元指数期货,成为首个面向交易的美元综合指标。其基期定为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点),基数为100点。

美元指数通常被用来衡量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强势或弱势状态,指数值高于100表示美元进入强势区间,低于100表示美元进入弱势区间。美元指数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汇率预测及全球市场情绪判断。

美元指数最初推出时,以全球各主要国家与美国之间的贸易结算量为基础,选定了十种货币: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荷兰盾、意大利里拉、比利时法郎、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1999年1月1日欧元推出后,调整为六种货币:欧元权重为57.6%,日元权重为13.6%,英镑权重为11.9%,加拿大元权重为9.1%,瑞典克朗权重为4.2%,瑞士法郎权重为3.6%。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