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留学生: 追求"性价比"的留学生,撕不掉"镀金"标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出发前,张淮华盘算过:两年多总花费约20万元,比其他欧美国家“划算得多”。


若能拿到博士学位并满足任职学院“高人才引进”积分制要求,张淮华估算能获得约100万元的引进费用。

泰国学习与国内的学术深造不同。每次集中授课三到四周,高强度完成课程,平时线上提交作业。


张淮华坦言,选择该校是看重入学便捷、时间灵活,中介承诺“毕业无忧,认证无忧”。

转折发生在2024年11月。偶然间,张淮华从同一批中国留学生中得知消息,他们所就读的大学存在认证风险。他的心瞬间沉了下去。赶紧登陆中国留学网查询,果然,大学条目下标注着“正在加强审查中”的醒目提示。

这一消息很快在留学生同学群里炸开了锅。

更让他焦虑的是,他所任职的学院人事处的同事也委婉提醒他,学校近期收紧了对部分东南亚高校学历的认可标准,强调“需结合科研成果和毕业院校的学术声誉综合考量”。

彼时,张淮华刚完成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作业,桌上摊开的资料此刻显得格外沉重。

“钱交了,时间投入了,现在骑虎难下。”张淮华叹了口气,说话时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最怕的是,投入心血最后换来的文凭,在国内不被承认,意味着毕业证可能沦为废纸。”

他联系了中介,对方也只是含糊其辞,让他“先安心读完,不一定有差结果”。

张淮华内心着急。他关注着任何关于该校认证动态的风吹草动。同时,他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去完善自己的研究计划,并尝试联系国内的学者合作,希望能用更扎实的学术成果,来增加海外学历砝码。

这条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职称“捷径”,如今布满了不确定的荆棘。


张淮华的情况并非特例。2025年春节,刘旭阳联系一位前同事时得知,对方两三年前赴蒙古国攻读学位,但毕业已逾一年,仍未能获得中留服认证。

“钱也花了,时间也花了,工作也辞掉了,相当于白弄了。”刘旭阳对此深感惋惜。

政策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风险之一。大部分受访者一致认为,不知道哪天标准又变了,以低成本换取学历认证的路径,正遭遇中留服学历认证的严峻考验。

撕不掉的“水博”标签




在罗靖靖看来,低成本不等于低门槛或低质量。如果要考虑低成本留学的真正性价比,还需综合考量教育质量、语言环境、文凭认可度及未来发展空间。(视觉中国/图)

梁爽从事移民留学行业多年。在她看来,认证的风险不仅限于东南亚。即使选择马来西亚的正规大学,其文凭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也可能因学校层次而异。

她举例,在马来西亚的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对当地高校“含金量”有清晰的认知,甚至会明确筛掉某些学校背景的简历。

李薇的经历是个缩影。她曾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项目经理,为突破职业天花板,辞职赴马来西亚世纪大学攻读信息技术博士。毕业后回国求职却屡屡碰壁,高校和大型企业面试官直接质疑其院校学术严谨性。

她开始浏览一些中小型公司甚至初创企业的职位,但薪资水平与她的期望和前期投入相去甚远。那张曾经寄托着希望的博士文凭,此刻在现实面前,显得有些苍白。

为了增加竞争力,李薇甚至尝试在简历中弱化博士经历,重点突出自己过去作为项目经理的实战业绩。但这又陷入另一种尴尬:对于纯技术岗位,她脱离一线业务已有段时间;对于高级管理岗,她的博士学历非但没有加分,反而可能引发对其“水博”的疑虑。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60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