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马斯克: 希望马斯克的"反川大业"能成,虽然他成不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而这个制度事实上成为了扼杀美国选举中第三党的致命毒药——因为一个第三党想要从小党壮大为一个有足够影响力的制衡力量,是需要时间与“发展台阶”,欧美日其他国家选举中的第三党往往先是在一次选举中获得国会少数议席,获得国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然后在进一步缓慢壮大。




但在美国“赢者通吃”的原则下,对于第三党来说,即使它能在某些选区中获得相对较高的支持率,也几乎无法一上来就在某个州掀翻在该州深耕多年的民主或共和两个大党,导致该党在联邦选举中最终“参与了个寂寞”。


而这种“赢家通吃”的机制也导致美国选民往往会“战略性投票”——即选择自己不一定最喜欢的主要党派候选人,而不是投给他们更喜欢的第三党候选人,因为他们的普遍预期是后者参选也选不上。

更进一步的,在获得这种选民预期反馈之后,真正有意有所作为的候选人们也多半会放弃以第三党或独立参选的意向,而根据自己的政治主张向靠近自己政治光谱的民主或共和党进行集中。这就导致了共和党民主党其实并不是两个有着自己明确、刚性政治主张的政党,而是两个不断吸纳靠近各自的政治思潮群体,在动态平衡中不断嬗变自己观点的政治联盟。共和党内有茶党、MAGA党的隐形的分支派系;而民主党内也有号召在美国搞社会主义的桑德斯桑书记、极端支持LGBTQ的平权派等团体。

更进一步展开说,川普目前的强势,其实恰恰在于他的MAGA党虽然观点极端,拥趸覆盖率不高却小而结实,这个忠诚度极高的团体一定程度上“夺舍”了共和党共和党内其他的派系虽然未必赞同川普的所有做法,却更加厌恶走向极端政治正确的民主党,所以不得不容忍川普成为他们的代表。


那么马斯克的“第三党”计划,能否给这些同样反感川普的共和党人一个新的选择呢?这看上去很美,但目前看来短期希望不大。因为首先,马斯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比曾经的川普更加“素人”的企业家,他的政府效率部计划虽然让人振奋,但最终的实践效果虎头蛇尾——在商业上可行的方案未必在政治上可行。马斯克本人在领悟这一点上尚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一个极大的问题是,由于出身南非,依照美国宪法,马斯克本人终身没有参选美国总统资格(除非南非有一天加入美国)。而作为美国四年一度最大的政治选秀,总统选举拼的就是候选人个人的政治魅力,在未来几年内,马斯克即便组党成功,也不太可能找到一个与其魅力相似的政治伙伴,就算找到了,以其特立独行的性格,两人能否和衷共济,而不是再闹一出他与川普的始乱终弃也是个问题。

所以,综合看来,还是没戏。


虽然联邦制和随之而来的“赢者通吃”造成了第三党很难生存,但在美国历史上,也的确有过不信邪的“狠人”试图冲击一下这个规则,比如1992年,商人罗斯·佩罗就曾经高调宣布以独立参选人的身份参加竞选,并在当年的选举当中分走了18.9%的选票。但是如前所述,在大多数州普遍“赢者通吃”的前提下,这接近20%的得票率居然没有让罗斯·佩罗拿到哪怕一张选举人票。

不过罗斯·佩罗在当年的这一通折腾并非全无效果,由于他的政治主张是右翼保守的,他分走的选票本来都该投给共和党的老布什。谋求连任的老布什这一年本就有37.4%的得票率,如果得到 罗斯·佩罗的支持将稳稳赢下这一年的选举——那样的话1990年年代的美国恐怕就没克林顿什么事儿了。

而到了2000年,也正是因为罗斯·佩罗的“归顺”,小布什才在选举中艰难的战胜了戈尔,开启了美国的另一段故事。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