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国内物业集体大败退 竟已到了如此地步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抛开物业公司这些个单打独斗的小卡拉米,要我说,最魔幻的还得是重庆


新版物业收费政策落地才一个月,就已经有20多个小区物业费集体跳水。

这效率,还有谁?


这里面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还有项目直接从1.8元/㎡砍到1元/㎡…

列位!我三舅妈上菜市场砍价砍得都没这利索…

现在的形势,魔幻就魔幻在——

业主们前脚刚刚喜迎物业费打七折,物业公司后脚就官宣跑路,开始哭坟。

而且就效率这一块来说,庆祝打折的远远赶不上官宣哭坟的利索…

02

许多经常看咱们号的铁子都知道:

这些年各大开发商的日子,堪比王小二过年,那是一年不如一年。

地产行业开始从增量圈地慢慢转向存量提质。

在这种情况下,物业反倒成了如今房地产链条上过得最滋润的,有些头部物业公司甚至明里暗里成了房企的“隐藏供血条”。

金科、中骏、碧桂园,恒大、蓝光、雅居乐,德信、旭辉、花样年,融创、世茂、阳光城…

有的以资抵债,有的现金输血,有的股权转让,有的应急兜底…

具体方式方法,包大伙儿长知识开眼界,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对号入座。

那许多铁子瞬间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如此,那怎么还说撤盘就撤盘呢?

其实,许多物业公司的退场公告里,已经撕开了这个事儿背后的真相——

一方面,物业收费越来越难,导致开源无望;

另一方面,维护难度日趋变大,导致截流更难。

咱们不听物业公司怎么说,来看一组权威数据吧!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物业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显示:


全国住宅小区物业费平均收缴率从2018年的83.7%下降到2023年的76.2%,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73.5%。

而下滑的原因,也有相应的调查报告——

约有78.6%不缴费的业主认为"物业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不匹配",是拒交物业费的主要原因。

用老百姓自己的话吐槽说:

“明明交了物业费,但楼道里的垃圾杂物该乱放还乱放”;

“电梯三条两头坏,不仅耽误事儿,而且耽误心情”;、

“反映点啥问题,物业公司的响应没有最慢、只有更慢”;

“小区保安岁数越来越大,俩老头儿凑七颗牙,不知道是我保护他还是他保护我”




上海交大不动产管理研究所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

以上问题,在弱二线城市以及三四五线城市的老小区和各类保障房、回迁房小区,其实更加严重。

可问题就在于,越是服务质量上不去,拒交物业费的业主就越多。

因拒交物业费引起的纠纷属于民事合同范畴,与银行金融系统并无直接关联。

只有进入司法程序且物业公司胜诉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才可能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从而影响征信。

理论上来说的确如此,但实操层面难度是非常大的——

你那个电梯一年坏几回?垃圾有没有及时清理?绿化平时养护及时不及时?

这些个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调查举证本身就存在模糊性与不确定性。

所以,真正发生物业公司与业主对簿公堂的概率非常低。

这样一来,收缴物业费、收缴多少物业费…这些事儿的实操弹性就非常大。

此外,几个月以来,大家频繁看到“物业费打七折”的新闻。

这本质上,是卡死了物业公司的营收上限与利润来源。

一旦拒缴物业费的业主比重持续扩大,且伴随着物业费实际收缴上限被卡死,那必然会伴随着物业服务质量显着下滑!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44 Seconds and 7 DB Queries in 0.00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