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為什麼那些"停航中國"的外航不回來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走容易,回來難。







欄目 | 文旅商業評論

領域 | 民航業

01

這兩天,我看到路透社一則關於“英國航空和中國政府要免簽”的新聞報道,頗為有趣。

近日,英國航空一位高管在上海公開表示,希望中國英國公民納入30天免簽政策的國家名單,以此來增加中英航線的市場需求。



事實上,自去年暫停北京—倫敦航班以來,英航就一直在觀望。

中國這邊,免簽政策的擴容動作也確實在持續推進,截至今年6月,中國的30天免簽政策已經覆蓋了55個國家。


但偏偏,裡面沒有英國

去年,英國護照持有者雖然被納入了中國240小時過境免簽,但對更看重本國客流的外航來說,這遠遠不夠。

也正是在去年10月,英國航空暫停了飛往北京的航班。

當時,他們用詞很講究,不是“suspend”(停飛),而是“pausing”(暫停)。


說得體面,像是一次短暫的冷靜期。

在發給旅客的郵件裡,英航還特意寫明:“我們仍將提供每日飛往上海和香港(专题)的航班服務。此次航班暫停僅涉及2024年11月至2025年11月之間的航班安排,我們會對航班運營時刻進行持續評估。”

說白了,就是在給自己留後路。

由此,這一次站出來喊話的,是英航而不是英國政府,就比較耐人尋味。

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這家歐洲老牌航司對回歸北京市場,其實有一定的迫切需求。

畢竟,北京—倫敦航線已經飛了44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中歐直飛通道,承載著兩國旅客不少回憶。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