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歐洲10天熱死2000人,這3個指標比高溫更致命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濕球溫度達到約31°C時,人就很難通過正常出汗來保持體溫。對於老人、病人或勞動人群,這個溫度足以引發嚴重的中暑甚至死亡。更為極端的情況是,濕球溫度達到了人體皮膚的溫度,也就是35°C。此時,外界將無法接收人體釋放的熱量,人體無法再通過熱輻射、對流和蒸發等來降溫。在這種環境下,人哪怕不活動,體核溫度(core temperature,即身體內部器官的溫度)也會不斷上升,最終導致器官衰竭和死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借助多種降溫手段,包括空調、冰敷和冷水泡腳等。這時使用風扇不僅無效,還可能會加速皮膚脫水和升溫。




經歷了炎熱的白天,人體吸收了大量熱量,如果這些熱量在夜晚無法散發出去,不僅會影響睡眠,還會讓內臓器官長時間遭受熱應激,導致因高溫死亡的風險增加。然而,隨著氣候變暖,溫暖夜晚的天數正在增加。據相關報道,在今年6月的兩次熱浪期間,南歐大部分地區也經歷了所謂的“熱帶之夜”(tropical nights),即夜間氣溫大於25°C。


不僅是歐洲,隨著全球平均氣溫持續上升,夜間最低氣溫高於20°C(暖夜)和25°C的天數都在增加,且夜間高溫的增長幅度已經超過了白天的極端高溫增長,特別是在沿海地區和大城市。其中,城市的熱島效應、海水平均溫度升高都是十分關鍵的影響因素。這時候不得不再提一下比較有效的降溫手段:當你在夜晚感覺炎熱難耐時,可以開空調、采用冰敷和冷水泡腳等。

從生理學角度來講,人們會因為高溫或低溫死亡,關鍵是由於體核溫度(內部器官的溫度)發生了變化。人的體核溫度通常需嚴格保持在36.5℃至37.4℃。隨著年齡、活動水平和一天中的時間等因素改變,這個溫度也會小范圍波動,確保人體內必要的酶促反應能順利進行,這也是確保人體能正常運作的基礎。


在短時間內,體核溫度明顯升高或降低都會是致命的。如果長時間暴露在溫度、濕度高的環境下,身體吸收的熱量超過了散發的熱量,或者無法釋放多余熱量,體核溫度就會隨之升高,並引發高熱症。當體核溫度升高到38℃時,人會感覺到熱、口渴和不舒服,再繼續往上升,症狀也會愈發嚴重,到40℃時就可能出現昏迷、脫水等。此時的人體升溫並不同於發燒,因為發燒是由人體調節體溫的中樞控制的,而高熱症已經脫離了人體控制。




另一方面,如果身體過長時間暴露在冷空氣和冷水中,又可能導致低溫的情況。體核溫度在35.5℃時,人會有感覺寒冷、輕度發抖的症狀,到35℃會開始劇烈顫抖,可能會出現心臓不適。隨著體核溫度繼續降低,人就會開始意識模糊、心跳減慢和呼吸變淺等。

不同氣溫殺死不同年齡段的人

高溫暴露正在導致更多的過早死亡,很多研究都發現,老年人更容易受到高溫傷害。不過去年12月,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針對於墨西哥的研究打破了這一認知,提示我們不能忽視高溫對年輕人的威脅。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1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