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年薪2億美元!比肩C羅的華人AI大神究竟是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日,美國科技公司Meta以超過2億美元(1美元約合7.17元人民幣)的總薪酬,將華人AI工程師龐若鳴(Ruoming Pang)招入麾下。


龐若鳴曾任蘋果公司AI研發團隊負責人。加入Meta後,他的薪資不僅遠超蘋果CEO庫克7460萬美元的現金薪酬,甚至接近足球明星C羅2.85億美元的年收入,成為AI領域首個薪資比肩頂級球星的從業者。

在龐若鳴加入Meta的同時,還有數名AI工程師也被Meta高薪挖走,由此掀起硅谷搶人大戰。


扎克伯格的“AI焦慮”

據媒體報道,Meta給龐若鳴開出的天價薪酬,主要由公司股票和簽約獎金組成。

這一超過2億美元的“總年包”並非全部以現金發放,而是分為3個部分:基礎年薪、簽約獎金,還有占比最大、和績效綁定的公司股票。

蘋果、谷歌、微軟等不少大型科技公司,和員工簽訂薪酬時通常會設定四年的股票歸屬期,每年按25%的比例解鎖股票。這意味著,如果龐若鳴提前離職或Meta股價表現不佳,他的薪酬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數字。

但從行業普遍薪酬水平來看,龐若鳴拿到的這份薪酬已超過多數企業高管。

此次,Meta CEO扎克伯格不惜重金吸納人才,和新組建的“超級智能實驗室”有關。

據Meta透露,該實驗室被視為Meta的AI戰略核心,目標是“創造比人類更聰明的通用人工智能”,最終成為“適合每個人的個人超級智能”。


與各大科技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大模型相比,Meta的同類產品在體驗和實用性上沒有形成絕對的優勢,尤其在推理質量、多模態交互和效率方面沒有達到預期。這可能導致了扎克伯格的“AI焦慮”,於是加快了人才爭奪的步伐。

據了解,為打造“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計劃在AI基礎設施、研究和人才方面投入數千億美元。過去幾個月,Meta從OpenAI挖走了超過10位研究員,還從Anthropic、谷歌、Scale AI等公司招募了技術骨幹。據媒體報道,這支團隊裡至少有9位華人學者,其中8人本科畢業於清華、北大、上交或中科大等中國頂尖高校。

Meta不惜重金招兵買馬,這番動作也引發了競爭對手的強烈反應。OpenAI首席研究官馬克·陳在6月29日的內部備忘錄中說道:“我現在有一種強烈的情緒,就像有人闖進了我們的家,偷走了什麼。”

與此同時,硅谷多家科技公司也紛紛掀起AI人才的爭奪戰。今年6月,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親自出馬,將兩位華人AI工程師招至麾下。7月,谷歌也成功“收編”AI初創公司Windsurf的核心團隊。


懂科研也懂產品的“技術大牛”

此番人才爭奪戰中最為引人注目的龐若鳴究竟是何人?大模型業界對龐若鳴曾如此評價:“他既懂算力構建,又懂算法,是個既懂科研又懂產品的人。”翻開龐若鳴的履歷,他學生時代的經歷,完全符合人們對“技術大牛”的一貫想象。

公開信息顯示,龐若鳴1995年從上海向明中學畢業,免試保送上海交通大學“教改聯讀班”學習計算機專業。1998年,他以優異成績本科畢業後赴美深造,先後獲得南加州大學碩士學位和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



·龐若鳴領英主頁截圖。

博士畢業後,龐若鳴加入谷歌,擔任首席軟件工程師,工作了15年。在谷歌任職期間,他參與了大數據服務關鍵組件的研發,與同事共同創立的“一致性授權系統”,至今仍在支撐谷歌的核心服務。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8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