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外卖大战硝烟再起,赢家你万万想不到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02

《人民日报》罕见下场,评点外卖大战,开宗明义话就说得挺重:


从表象上看,这是对即时零售市场、电商业务与流量入口的争夺,是平台之间供应链管理能力、技术与运营能力的较量。但实质仍是变相价格战。

虎嗅网的稿子里也这么说,战争的目标,已经从“谁的美食广场更受欢迎”,升级为“谁能控制整个城市的即时配送公路网”。

问题是:这场商战其实对谁,都没有触及到真实的刚需。电商平台卷向外卖,本质是在自身网络零售业务发展放缓,以及对经济周期的焦虑之下驱动的一种恶性竞争。

当然,市场上也有种说法,外卖业务可以和电商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外卖吸引来的客户可以转换成电商消费者。

但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说法,可信性是要打个问号的:低价奶茶吸引来的客户,有多少会留存下来消费外卖正餐,又有多少会留在电商主站消费3C数码产品?这么长的转化链条下,很难讲得通低价获客的逻辑。

而且,所谓的电商巨头对即时零售入口的争夺,从根本上,是对于自身商业前途未卜的一种补充性本能,或者是对外卖可以送非餐商品的一种应激反应。价格战的本质,不过就是在外卖市场上,在自身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之下的内卷。

另外一家权威媒体,《求是》杂志,话里话外谈内卷。指出“内卷式”竞争之所以形成,和企业的短期主义倾向和价格竞争的路径依赖密不可分。

它还明确说了企业行为内卷的三个表现:低价竞争,同质化竞争和宣传营销逐底竞争。对比一下,外卖大战,是不是全中?


03

《求是》杂志给了一个更加根本的质疑:

产品质量和服务却未相应提升,市场竞争陷入只重宣传、不重品质的不良循环。


财经媒体《华尔街见闻》认为,“本地生活是一门慢生意,外卖更是如此。它遵循的不是电商生意中GMV=流量*客单价*转化率的通用逻辑。”商家的供给有物理空间和时间内的上限,更不用说正餐品类。

这的确是说到点子上了。即时零售也罢,本地生活也罢,都要遵循外卖服务市场的根本规则。平台、商家与顾客之间,需要建立长效的互信关系。这种关系,关联到的不仅仅是价格,还有服务、时效、品质与信任。履约网络,构造了稳定三角关系。三角之间任何一角的坍塌,都会造成履约关系的破灭。

因此,在日常的外卖订单中,我们作为消费者所看见的似乎只有外卖小哥,但是我们对于平台和商家的关系,才是本质。

我们可以深感惋惜的是,在过去十年中已经形成了一定成熟度的美团和饿了么,均被拖入这场没有赢家的大战之中,尤其对于美团而言,原本已经在反内卷之路上努力,现在却被同行“卷”到,不得不为了生存应战。

本地生活的构建,不仅仅是外卖员对于路线的控制,对于时间的把握,并且商家的信任与品牌的构建,对于外卖品质的控制,都需要长效的数据掌握与分析。

在过去数年之中,美团投入数十亿助力金,直接发放到商家账户,并改善流量倾斜机制,倡导餐饮商家走向拼服务、拼产品的创新竞争。美团还联手餐饮品牌试水“浣熊食堂”,用户下单前可查看明厨亮灶和食安日记。

给外卖员补贴社保,覆盖工伤保险,试点养老保险,在价格大战中,在基本上要消耗掉每天多数的利润的情况下,还能持续吗?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04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