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世界遗产,中国又多一项,总数增至60项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考古人员在陵区清理出大量西夏文残碑,这一年,七号陵一块残碑上有了突破性发现。西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李范文识读出碑上文字:“大白高国护城圣德至懿皇帝寿陵志铭。”圣德皇帝是西夏仁宗,名为仁孝,墓号寿陵,碑文与《宋史》记载的陵号吻合。七号陵墓主确认——西夏第五代皇帝李仁孝。


其余八座帝陵的密码,再也无法通过碑文直接破译,却引发了学者们孜孜不倦的解谜兴趣。他们借助方位关系、年代早晚、规划特征等线索,推理破案。最被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建陵顺序为从南到北,今天一至九号陵的编号,实际也依从这个观点。据此,一、二号陵应该为追谥的元昊祖、父之墓,三号陵恰好就是元昊墓。

然而,尚未有哪个推理结论成为确凿的谜底。“西夏陵八陵陵主(七号陵除外)问题仍为悬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孟凡人曾在文章中说道,“由于西夏陵九陵陵主的确定,事关西夏陵的整体研究,所以此问题就成为今后西夏陵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


谜团不只陵墓本身。在9座陵园的最北端,坐落着一片宏大的建筑群,功能至今成谜。

这是一座颇为完整的三进庭院,纵横数百米,总面积5.03公顷。1972年被发现后,随即被一些专家推测为西夏祖庙,即在文献中可查的西夏“孛王庙”。但遗址内出土了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泥塑残块,有学者因此提出“佛寺说”。

两种观点至今各有支持者。又有人提出新猜想:圣容寺。同时期的北宋,在一些重要寺院中设有安放已故帝后画像或塑像的场所,称为圣容殿。现存西夏的碑文和出土文书中,记载西夏也有圣容寺。

圣容寺的猜想由宁夏大学教授、西夏学研究院院长彭向前于近20年前提出。他根据考古资料判断,此处建筑祭祀规格甚高,且残碑中出现“子之礼”的文字,说明是后代祭祀先人的场所,那些泥塑残块中可能有西夏帝后的塑像。

经历八九百年风雨,西夏陵所有遗存都不复最初的神采。陵塔塌毁成夯土台,门阙唯留黄土基座,陵城的城墙不再完整,破碎成七零八落的虚线,石像生只剩零落的断肢。如今星星点点的黄土废墟,勾勒出西夏陵壮观的轮廓,而那些失落的细节,只能在想象中重生。




西夏陵出土的大量建筑构件妙音鸟“迦陵频伽”,收藏于西夏陵博物馆。摄影/本刊记者 倪伟


重建西夏史

西夏陵遍地“残砖烂瓦”中,却不乏令人震撼的罕见物什,甚至国宝级文物。

比如11件石雕力士志文支座,原本为碑座,雕刻着生动饱满的力士形象,兼有突厥石人、佛教力士和汉族碑座风格。六号陵南门地下的一件巨型琉璃鸱吻,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古代琉璃鸱吻。此外,大量人面鸟身的建筑脊兽妙音鸟“迦陵频伽”,造型优美灵动,是印度(专题)乐神、佛教神鸟,折射出西夏的宗教信仰。这些造型独特的文物,今天都陈列在博物馆中,显示出一种独具特色却又与汉民族文化深刻共融的文化风格。

随着考古手铲伸向地底,更多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浮出水面。大量的残碑中,记载了从未见于文献的西夏历史细节。

西夏独立于几大政权之间,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也起到了独特的历史作用。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李华瑞曾指出,宋初统治者无意疆理西部边陲,而在历史从分裂走向重新统一的大势中,西夏建国在客观上起到了承担统一西部的历史责任。更重要的是,元昊在突出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建立与唐宋中央政权相类的国家政权机构和设施,使得蕃化的地区重新回归汉文明成为可能,极大加速和提升了西部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层次。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27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