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那個志願報了電競的男孩,如今在直播間賣耳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他說,他那張畢業證書現在更多是一個過往標簽,寫在簡歷裡,用來證明自己“了解年輕人”。


他們的大學曾經承諾過的“對口就業”“產業鏈崗位對接”,最後變成了“自己摸索出路”。

在另一所電競高校——江西某職業學院,電競專業的畢業率連年下降。輔導員透露,有些學生進校後發現不是打游戲,第一學期就選擇退學。一些留到畢業的學生,專業技能未成體系,只能到電競酒店、直播平台、網吧做基層崗位。甚至還有學生畢業後成了陪玩、代練,靠在接單平台上維持收入。


這些學生剛入學那會,對未來是有過想象的。有人把電競大神的頭像貼在寢室牆上,有人把每天練習的時長寫進備忘錄,想照著選手節奏過日子。

但第一學期過去之後,有的學生開始覺得哪裡不太對。課上的PPT套著體育管理的模板,實訓老師讓他們剪比賽片頭,評分標准是要能調動觀眾的情緒。線下實習更像是體力活,搬機位、貼編號、收線纜。有的同學在大三大四實習期住在電競酒店員工宿舍裡,幾人一間,輪班調休,三餐靠泡面。

起初,他們還願意解釋,說“這只是過程”,說“先積累經驗”。後來不說了。

“群裡消息越來越少,期末作業都照著一個模板改,能混過去就行。”

幾個人一起接過陪玩單子,語音頻道裡故意壓低聲音,把“姐”字拖得很長。單價二十起,遇到大客戶一晚上能掙兩百。有人說,這錢掙得不體面,但也不能不掙。

再之後,他們不再討論游戲更新的版本,也很少看職業比賽了。打游戲的時間越來越少,賬號等級停在了入學那年。有時候游戲登陸頁面彈出新皮膚預告,他們會盯著看幾秒,然後關掉。

他們沒有公開地說過“放棄”,只是慢慢把憧憬收了起來,像把一張折皺的A4紙塞進抽屜裡,“還能再變回去嗎?”

前幾批電競生畢業後,一些學校試圖調整方向,把專業重新包裝成“新媒體運營”或“數字文創”,但改名並不能改變行業入口的實際情況。電競產業鏈條中真正提供大量崗位的,仍然是內容、平台、渠道,而不是教學所覆蓋的賽事、戰隊、運營。

在真實的就業市場裡,電競生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他們不是游戲設計科班出身,也不是內容運營系統訓練過的媒體人,許多人的崗位描述甚至更像是在填補勞動力縫隙。


在一些戰隊和電競公司內部,HR更傾向於招有項目經驗的轉行者或者內部推薦,而不是“所謂的應屆電競畢業生”。一位MCN的內容負責人曾在一場招聘會上直言,公司需要的是“能獨立扛起項目的人”,不是“需要安排任務的學生”。

而那些留在行業裡的年輕人,也在逐漸修正自己對職業路徑的理解。

南京某高校的學生李航,畢業後進入企鵝電競實習,一年後平台被整合。他沒能留下來,轉而去了一個MCN旗下的游戲事業部。他發現,這個“事業部”其實只有六個人,日常工作是把手游錄屏剪成五分鍾的視頻投放到各個平台上,標題寫得像是“高考落榜,我靠這款游戲翻身”。他做了三個月,離職了。

“我們是主流想象之外的電競工人。”他說。


但也不是每條路徑都走向解構,一位女生同屆畢業於四川體院電競管理方向,如今是四川某市體育局青少年電子競技推廣項目的公職人員。她說,學校當年並不看好她的方向,說女生在這個專業沒有出路,但她畢業後考了事業編,成為一個例外。

她現在負責組織青少年電競公益培訓和本地高校聯賽的統籌工作,每次去高中講解電競課程時,她都會提前解釋清楚,“電競不是玩游戲,更不是打職業。”

她說,她走過的這條路徑,本質上更像是用電競去談教育,而不是用電競去做內容。

而像伍俊平這樣仍然待在行業裡、又不在戰隊核心的人,是這批電競專業畢業生中最具代表性的樣貌之一。他們不在台前,也沒有資源,但承擔著這個產業的後勤重量——執行、剪輯、策劃、場務、燈光、文案、運營,每一個環節都寫不進彈幕,卻必須有人完成。

三年下來,他漸漸習慣了不是主角的角色,他依然關注LPL賽程,依然會下班後在B站看UP主分析戰術,但他說,他再也不會打開Rank了。

“打游戲這件事,留給年輕人去做吧。”他說這句話的時候,看上去也不過二十四、五歲。

四、做個踏實的“現充”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