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本地人去哪了?上海面临"断代危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被称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正因其生育率跌至全球最低水平之一,并被预言将逐步走向“断代”的境地,近日在大陆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关注。“上海本土人去哪了?”“为什么街头越来越听不到上海话?”这些充满焦虑的疑问此起彼伏,不仅折射出这座城市在人口结构、文化传承上面临的深层挑战,更透露出对其未来活力将彻底丧失的悲观预期。


上海“世界最低”的生育率警报 成中国人口困境缩影

大陆社交平台上,一些网友表示,“发现现在的上海有钱人都是外地人,小区里都没人讲上海话了。”“现在走在上海的街头,越来越听不到上海话了。”


根据上海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上海的总和生育率仅为0.6,创下全球最低纪录之一。这意味着,上海的生育率连更替水平的1/3都不到。尽管2024年略微回升至0.72,但仍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人口世代更替水平所需的2.1,是全球最低水平之一。上海已深陷“低生育率陷阱”。

这不仅是上海一地的问题。中国的人口数据也同样亮起红灯:2023年中国总和生育率远低于1.5的“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1.5,经济社会发展就有整体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风险。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近年来生育率的微弱提升,很大一部分源于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生育堆积,即过去受政策限制的生育意愿在短期内集中释放,这并非可持续的长期趋势。

从“数据倒挂”看年轻人不愿生育的挣扎

上海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连续多年呈现负增长。据上海官方数据,2023年年末,上海全年常住人口出生9.8万人,出生率为3.95‰;死亡15.8万人,死亡率为6.37‰;2024年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1.8万人,出生率为4.75‰;死亡15.6万人,死亡率为6.28‰。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为负。

更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上海常住人口中,一孩率高达70.2%,而二孩率仅为25.4%,三孩率更是微乎其微,显示出“少生”甚至“不生”已成为主流选择。




财经大V“何亚福园地”和财经博主“小咖说”的文章,共同揭示了上海年轻人不愿结婚生子背后的多重因素:

高昂的房价:作为中国房价最高的城市之一,住房压力是压垮许多育龄夫妇生育意愿的“杀手”。


高城镇化率:城市居民的生育率普遍低于农村居民,上海作为高度城市化地区,这一特征尤为明显。

生育年龄推迟:上海户籍女性的平均初育年龄不断推迟,从2015年的29.01岁延至2023年的31.66岁,这大幅缩短了女性的生育窗口期。

结婚人数锐减:《上海统计年鉴2023》显示,从2013年至2022年,上海结婚登记对数从14.95万对骤降至7.2万对,婚姻的减少直接影响了生育。

社会压力综合体:除经济因素外,社会环境、文化压力、教育内卷、养老负担,以及独生子女缺乏经营婚姻经验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共同将年轻人的生育欲望压至冰点。

“小咖说”表示,认识一个上海的“50后”,他有一批老朋友,年纪都在65岁到70岁之间,孩子都在40岁左右。这批人里边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要么没结婚,要么结了婚却不打算要孩子,愿意要第三代的连一半都不到。更绝望的是,这些40岁左右的年轻人很多连恋爱都不谈了,别说结婚生孩子了。

他感慨道:兄弟姐妹最多的50后、60后,养出了一代独生独居无后的年轻人。这意味着当50后、60后、70后老去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将要面临没有孙子辈、没有子女在身边的晚年。未来他们要靠养老院、护理院独自走完最后一程了。甚至有不少70后上海人还支持自己的孩子不结婚、不生孩子,觉得这样可以少点麻烦,少点痛苦。
1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