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美國國務院大裁員傷筋動骨,亞太策略恐淪為空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國務卿馬可·魯比奧首次亞洲之行之際,美國國務院正經歷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與重組——這一行動不僅震動華盛頓,更在對華博弈最敏感的印太地區引發擔憂。多位現任與前任官員警告,這將會削弱美國的競爭力,並且讓中國取得領先。




一場“大刀闊斧”的重組


上周,美國國務院內部啟動全面重組,多個長期負責亞太政策、對外援助與科技競爭的辦公室遭到削減或合並。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受影響部門包括:

負責美東盟(ASEAN)關系與協調對南海爭端外交回應的東亞與太平洋事務局多邊事務辦公室

負責數億美元對外援助、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國家技術與安全合作的南亞和中亞事務局安全和跨國事務辦公室

網絡空間和數字政策局內,與全球5G、AI政策相關的團隊,包括兩名量子技術專家和三名人工智能專家。

據悉,這一輪重組總計影響超過1100名公務員和240名外交官——其中不乏擁有量子物理學博士學位或人工智能資深背景的專家,被視為美國對華科技競爭的關鍵力量。

國務院一位發言人在聲明中稱,重組是為避免機構職能重疊、提升效率:“許多辦公室的宗旨已經過時或偏離初衷。”

然而,多位官員反駁稱,這種“非戰略性削減”將極大削弱美國東南亞、印太地區的外交與技術競爭力。正如一位官員所言:“科技是與中國競爭的核心,而人工智能是基礎——現在這些都被掏空了。”


此前,美國依托多邊機制對抗中國的姿態——例如與東盟整體接觸及四方安全對話(Quad)——被視為制衡的關鍵。然而,國務院此次改革決定將多邊事務辦公室的職能轉移至區域和安全政策事務辦公室,並把部分職能下放至雅加達的東盟使團。同時,還將東南亞海上事務整合至新設立的東南亞事務辦公室,更傾向雙邊模式。

“非戰略削減”,還是主動放棄?

這場裁員與合並,恰逢新任國務卿魯比奧的首次亞洲之行。作為對華“鷹派”,魯比奧曾在任命聽證會上將中國形容為“前所未有的戰略競爭對手”。在東盟峰會上,他試圖展現美國對該地區的堅定承諾,強調“不會放棄防務關系,也不會放棄6000家在東南亞投資的美企”,並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


然而,國務院大規模精簡亞太團隊的舉動,卻與魯比奧對外宣示的強硬立場形成鮮明反差。一位拜登政府時期的國務院前官員質疑:“從印太競爭角度看,削減應對中國最關鍵要素的團隊,實在令人費解。”

批評人士擔憂,這一決定不只是機構效率問題,而是美國對華競爭意志的動搖。一位知情官員透露,周五被解雇的部分官員,正是起草魯比奧此行東盟峰會政策要點的團隊成員。這直接削弱了美國在南海與區域合作問題上的准備與話語權。

與此同時,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上月還指示,取消民主、人權和勞工局幾乎所有對外援助項目,這無異於進一步放棄對華“軟實力”競爭工具。

震動國會,兩黨質疑

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民主黨領袖珍妮·沙欣痛批,特朗普的“全面且非戰略性削減”,配合貿易戰與削減國際開發署預算,“已經嚴重削弱了美國對華競爭力”。

拜登政府時期亞洲事務顧問米拉·拉普-胡珀則表示,美中競爭並非發生在真空中,而是需要與東南亞等國家加深聯盟與伙伴關系。她警告:“削減懂得如何在這個關鍵地區工作的人,無異於自動投降。”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