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你行你上"的另一面是,"上過了,才知道自己不行"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關注公眾號,西風的羅盤,方能閱讀正文《在時代的轉折點,我們來試著改變一部分人的命運》


我那天在改變命運的第二個話題裡,拿士兵突擊的成才舉了個例子。

有個讀者顯然是看過原著的,他留言說,其實成才算不上什麼稀缺的人才,包括劇中整體表現還在成才之上的伍六一。


在原著中,腿瘸後,回老家擺攤修鞋去了。

他想聽我聊一聊,那些沒有成才的,成才。

聊到才這個話題,我想寫一個天才,姜文的電影,你行你上。

當然,姜文本人就是個天才,而且是少年得志那種,不過我今天聊的不是他。

你行你上這本電影的主人公,是著名的鋼琴郎朗和他爸。寫的是朗朗這一家子求學乃至最終成名的故事。

朗爸是個拉二胡的,也算是音樂愛好者,很想讓孩子圓了他的音樂夢,湊巧,他兒子也的確表現出極強的鋼琴天賦。

在沈陽那地方,朗朗從小就是第一,各種地方性的獎,拿大滿貫這種。

那麼為了不耽誤孩子進一步提高,朗媽留在沈陽上班掙錢養全家,朗爸就帶著兒子奔赴北京求學,用電影中的說法,成了個吃軟飯的男人。

父子倆也會遇到挫折,遇到打擊,孩子想不開,爸爸也不勸,而是進一步刺激孩子。

結果孩子差點跳樓。

其實挫折是難免的,因為在北京,全國的天才都聚一塊了,教朗朗的教授也不認可他,覺得這孩子沒戲。

但是他們沒有放棄,繼續堅持,終於進了北京的音樂學校,然後就是全球巡回打比賽。

接連拿了三四個冠軍,這時候被華人圈裡的鋼琴大師看上,願意接納,培養,包裝朗朗。

可是朗爸的野心更大,想要兒子去白人世界闖蕩,要去美國頂流的音樂學府學鋼琴

去了之後就深受打擊。人家告訴你,各種青少年組的比賽拿第一,只是入學的門檻。

你一兩首曲子彈了第一,不等於你沒有彈錯,也許你只是比第二名錯的音符少些。


接著就開始學院內部極其激烈的競爭,訓練朗朗,四十首曲子,一個音符都不能彈錯。

等朗朗殺出重圍,在美國頂流音樂學府都被認為是天才少年,他終於迎來了合同,有經紀人願意簽他。

但簽了合同,兩年之內都等不到任何有價值的商業演出的機會。

這時候就面臨一個尬尷的事實,院長告訴這對父子,你們又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彈鋼琴本來就不被國外的觀眾所認可。

更重要的是,即便你是白人,是黑人,有你這種優秀的程度,想要出名,也要等到50歲以後。

又或者,你爹是億萬富翁,可以出錢試著捧你。

後來朗朗怎麼出名的呢?


電影當中,某一次重要演出,世界頂流的鋼琴大師臨場生病,朗朗救場,一舉成名。

再後面的故事不用拍我們也知道,朗朗不僅是華人鋼琴領域裡的傳奇,也是世界上現存的鋼琴大師裡面能夠排進前幾的存在。

這就跟劉翔是一個道理。

在這個天才開局的故事裡,你可以看到,努力是最不值錢的。

努力不值錢不是它不重要,恰恰是因為大家默認,你一定有。

這個家庭願意為了孩子學琴,辭職陪伴,傾家蕩產尋找名師,當然,前提是孩子也的確是個天才,而且極度勤奮。

劇中我們可以看到朗朗勤奮到偏執的地步,他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學琴,而且是那種投入的,狂熱的,全程心流狀態的,並不是不情不願的,磨洋工的,摸魚的。

這麼優秀的一個孩子,他第二個老師說他不適合學琴,有問題麼?

其實也沒有。

你站在音樂教授的角度,類似的天才見多了,勤奮到偏執的也見多了。

我看到電影裡演那一段,就想到我的健身教練跟我講他的故事。

我聽過好幾個健身教練講故事,有男有女,有拳擊項目的,有體操項目的,有皮劃艇項目的,都是拿到過市冠軍這種級別成績的。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