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俄乌冲突来乌内阁大规模换血,泽连斯基巩固权力?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当地时间2025年6月4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视觉中国


英文报刊《基辅独立报》甚至在宣布新内阁人选后刊出批评文章,配合一张泽连斯基面色阴沉的大头照,抨击新的政府组成凸显泽连斯基本人不断加强权力,质疑乌克兰政治是否正在走向“俄罗斯化”。

乌克兰内外的许多顾虑和质疑,都指向总统办公厅主任安德烈·叶尔马克。


叶尔马克1971年出生于基辅,父母分别是犹太人和俄罗斯人,1995年他从基辅谢甫琴科国立大学的国际商法硕士毕业,此后先是从事了一段时间处理国际知识产权和商业相关业务的法律工作,其后在2012年进军电影业,成为电影制片人。2011年他认识了还是喜剧演员的泽连斯基,两人随后逐渐熟络。2019年泽连斯基当选乌克兰总统后,叶尔马克被任命为总统外交事务助理,又在2020年被任命为总统办公室主任。

2022年战事爆发后,叶尔马克被认为是几乎每天都和泽连斯基待在一起,同样在掩体休息、工作乃至健身。从乌克兰政界到民间,越来越多人认为他变成了泽连斯基身边的“影子”,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影响力。

此次内阁改组也被很多人认为是叶尔马克的安排。在改组前数周,不少乌克兰政治人物都通过渠道向西方媒体放风,声称叶尔马克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

其中,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出报道,表示叶尔马克策划改组内阁已久,“(他)正在完成他自认为未竟的事业。(大多数)人都是他的。”许多报道也指出,叶尔马克正在乌克兰外交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包括参与制定外交政策,组织和平峰会及主动赴美访问游说等等。

早在去年的内阁改组下,叶尔马克就已经被外界认为其权力得到大大增强,成为国家的实际二号人物,包括外交系统在内的政府内阁降格为泽连斯基与叶尔马克的指令执行机构。此次新内阁也在部分程度上反映出叶尔马克的影响力。

年仅49岁的新总理斯维里坚科,是一名来自东北部切尔尼戈夫地区的公务员,她2019年进入中央政府,成为经济部的副部长,随后很快在2020年被招揽入总统办公室,变为叶尔马克的副手。舆论认为,这和去年瑟比哈替换库列巴成为新外交部长的任命模式类似——瑟比哈也曾担任过总统办公室的副主任。


“更加威权”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外界将人事变动理解为叶尔马克大权独揽或许并不准确,反而不如说是泽连斯基的权力进一步巩固。

政治新闻媒体POLITICO的一篇长篇报道提及,叶尔马克之所以有权力,是因为他最接近泽连斯基。但在泽连斯基之外,他缺少更个人化的权力。报道提到,一旦有官员是泽连斯基属意的,那么就算叶尔马克不喜欢并想要将其撤换,也往往难以成功,乌克兰媒体曾经多次传出叶尔马克想撤换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Kyrylo Budanov),但传言屡次被证伪。一些媒体引述相关人士消息,称泽连斯基较为信赖布达诺夫,屡次阻拦了相关的提议。


此次的内阁换血,较此前《经济学人》透露的规模要小,或也说明泽连斯基和叶尔马克之间的真实权力关系。

泽连斯基在2019年作为政治素人胜选上台后,一直被质疑不够强势,施政受到乌克兰国内的寡头、既有政治势力等因素的牵制。2022年战事全面爆发前,他的支持度也一度跌到低点。

但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挽救”了泽连斯基的总统任期,守住基辅后他的支持度暴增。而因为戒严令和乌克兰国内的难民潮导致选举组织困难,本应于2024年3月举行的乌克兰大选至今一直悬置。其间,泽连斯基更是通过了《反寡头法》,还在今年2月禁止了前总统波罗申科离开乌克兰和在媒体露面,并冻结了他的资产。

总统任期延长和未能如期举行大选,引致了国内外部分批评。一方面泽连斯基政府的人员储备近乎耗尽,已无法为内阁提供大量新鲜血液;另一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也在今年就任后指责乌克兰应该重新大选。

此次更换内阁,或可以理解为对特朗普的指责的一种回应。而通过新的任命,泽连斯基的权力或许愈加稳固。

据《乌克兰真理报》报道,新总理斯维里坚科在多年公务员生涯中以非常善于理解和执行上级意志而着称,甚至可以在不认同泽连斯基命令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下达的政策。报道指出,泽连斯基选择她的理由之一,是希望自己的政令可以更为通畅地传达执行。为此,斯维里坚科的总理权力也较之前的更大。此外,原总理什梅加尔接受“降职”去做国防部长,也凸显出政治人物没有选择,必须向泽连斯基靠拢的整体基调。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