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18億美元的隱秘信托 宗馥莉如何用110萬就擊穿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說明張蘭對該信托資產具有實際控制權,這與信托的獨立性是相違背的,屬於披著信托皮的假信托。




合法設立的信托需滿足三大要件:資產來源合法、所有權完成轉移、受托人管理獨立。


對應的,家族信托被擊穿常見的漏洞也主要有三種,資產來源非法;惡意避債,在產生大量負債,資產被凍結前,將資產匆忙轉移進信托中;在運營中委托人控制權過大,對信托資產具有直接操作的權利。

其實核心在於,在發生糾紛時,法院是否認定信托資產是獨立於委托人的合法資產。

當信托計劃成立的那一刻,轉入信托裡的資產,其所有權就屬於被委托人了,通常是信托公司。通俗點說,這個錢已經不是你的了,你無權再對信托中的資金進行操作。

張蘭能直接從該賬戶轉出資金,宗馥莉還能通過公司從這筆“信托”中轉出108.5萬美元,都說明信托並沒有成立,或者獨立性方面存在巨大的問題足以擊穿該信托。

還有另一種風險,在國內也特別常見,名為“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實際卻是資管產品,並非信托。資管產品與銀行的理財產品並沒有本質差異,以資產保值增值為目的,沒有任何風險隔離功能。

這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出現,有兩方面原因。一種是由於2013年以前,私募並未取得合法身份,要發行合法合規的理財產品,需要借助信托的通道,所以出現了很多“信托X號”的產品。另一種是本身經營資產管理業務的信托投資公司,對兩個以上客戶發行的“集合資產信托計劃”。

這樣的案例不久前也出現過。


2024年底,南通法院作出一個執行裁定,扣劃了某富豪崔某名下的“委托第三方保理的家族信托基金”4143萬元(崔某犯行賄、合同詐騙罪獲刑14年,需退賠約9452萬元),這筆信托基金被法院定性為“存款”。該家族信托大概率屬於上述“以私募基金為底層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並不是真正的信托,本身不具備風險隔離功能。

除了這些失敗的案例,通過家族信托傳承財富的成功案例也非常多。家族信托發源於英國,在歐美國家已經盛行幾百年,相比於剛剛萌芽的國內,歐美國家對家族信托的運用更加熟稔,其中最經典的就是洛克菲勒家族。

財富傳承護城河:成功家族信托的構建法則


第一代老洛克菲勒,在19世紀通過石油積累了巨額財富,至今已經傳承了150多年,富過了6代人,沒有爭家產、豪門內斗的狗血戲碼,而是一直延續著家族神話。

洛克菲勒曾說過一句話,成功的關鍵是“名下不擁有財產,卻控制一切”。家族信托就是這樣一種設計,核心在於控制權與受益權的分離,不擁有控制權卻享有受益權,以及將這種傳承機制制度化。

洛克菲勒公司創建於1870 年,十二年後老洛克菲勒先生就成立了家族辦公室。洛克菲勒的家族辦公室不僅管理資產,更制定“家族憲法”,規范成員行為准則、接班人培養機制。

洛克菲勒家族信托也是在家族辦公室的建議下設立的。信托資產主要是老洛克菲勒留下的超過1億美元的石油股票,委托人是小洛克菲勒,受益人是他的妻子、子女和孫輩,一份信托對應一個受益人。如果受益人去世,本金會自動傳給受益人的子女。

該家族信托規定,受益人在30歲之前只能拿到分紅和收益,不能動用本金。30歲之後可以動用本金,但要征求信托委員會同意。小洛克菲勒的妻子和女兒,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動用信托的本金,只能拿到收益。這樣也就防范了婚變風險,防止家族資產落到“外人”手裡。

隨著美國遺產稅和饋贈稅制度的相繼完善,家族信托還為洛克菲勒家族避免了高額的遺產稅。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