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基孔肯雅热"怎么防怎么治?会出现人传人现象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期,广东省本土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7月8日,广东顺德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7月24日18时30分,佛山五区卫健局已更新至7月23日基孔肯雅热累计确诊病例数,全市已累计公开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45例,均为轻症病例。

这个颇为绕口的“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毒?会有人传人的危险吗?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下。


一、基孔肯雅热的病原体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基孔肯雅”这个独特的名字源于非洲坦桑尼亚的基孔肯雅地区,在当地语言中意为“弯曲的”,形象地描绘了患者因关节剧痛而弯腰驼背的样子。

CHIKV属于一种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核糖核酸病毒。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含有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




成熟的病毒体含有240个E2/E1异二聚体刺突,这些刺突释放后在受感染细胞的表面出芽,然后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出来感染其他细胞。



二、基孔肯雅热的历史


1952年,基孔肯雅热首次暴发于坦桑尼亚南部尼瓦拉州,1956年分离到病毒。1967年在泰国以及1970年代在印度(专题)首次记录了城市中的疾病暴发。而随着病毒的进化,使它更容易通过白纹伊蚊传播,所以自2004年以来,基孔肯雅病毒的暴发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

根据《1999年至2020年基孔肯雅热全球流行病学》记录的本世纪全球范围内97起传播事件中,1999-2010年这11年一共22起,平均1年两起,发生在印度的有12起,发生在意大利的有1起,其他均发生在非洲国家。2011-2016年6年一共75起,平均1年12.5起,主要集中在热带地区的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非洲近几年报告的疫情次数不多,但在血清学调查(近期感染者血清抗体为阳性)中,阳性率最高的均为非洲国家,分别是喀麦隆(89%)、肯尼亚(72%)和卢旺达(63%),提示这些国家存在未报告的多起疫情,人群普遍有感染史。

中国国内情况来看,早在20世纪80年代,云南地区就分离出CHIKV毒株。1991年,从海南省的人和部分动物体内检测到CHIKV抗体。1986-2007年间陆续从云南西双版纳、临沧、景洪等地分离到CHIKV毒株。

2008年3月,广州市发现我国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当时,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卫生检疫人员于白云机场对入境人员开展检疫查验时,发现一名发热患者,该患者自述回国前两天起开始发热,伴有全身关节疼痛,此前一直在斯里兰卡建筑工地务工。经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确诊为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34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39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