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撕裂台灣!針對"親中"立委的"大罷免"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鄧璞大半輩子都不認為自己是個行動派——但這在去年改變了。


他對台灣立法委員被指不民主的作為,以及中國影響力明目張膽介入國會感到憤怒,於是與成千上萬名民眾一起走上街頭抗議。兩個月前,他甚至加入了一個公民團體。

這一切,對他來說都是第一次。“以前的社會運動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坦白的說,其實沒有那麼氣、不是我的訴求。”現年39歲的攝影師鄧璞告訴BBC。“我們應該要回到一個很基本的事,就是我們是公民.....要注意台灣社會是不是符合民主的制度與精神。”


如今,這股怒火正推向轉折點。本周六(7月26日),台灣將舉行一場罷免投票,決定是否讓20多位被指與中國關系過於密切的立委下台。這場被稱為“大罷免”的行動,或將改變台灣政壇的權力平衡。

但在投票前,這場行動已經加深社會分裂,雙方都聲稱自己才是台灣“神聖民主”的守護者。

這一切起始於去年一月大選,當時選民選出民進黨的賴清德為總統,立法院則由在野黨主導。

隨後幾個月,主要在野黨國民黨聯合關鍵少數的民眾黨以及無黨籍立委,阻擋民進黨提出的法案,同時通過多項備受爭議的立法,包括限制憲法法庭權力、削減政府預算,以及提高罷免門檻。

這些舉動引發部份台灣民眾強烈不滿,他們認為這是在阻撓民進黨政府施政,同時鞏固在野黨在議會的權力。

2024年5月,數千民眾開始在台北市立法院外的青島東路等地抗議,這場運動因此被稱為“青鳥行動”。



去年五月,抗議台灣立委的示威活動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人參加。

許多青鳥行動支持者認為,以對中國立場較為友善著稱的國民黨,正在受到北京影響,並在立法會暗中推動中國議程。

國民黨對此否認,但去年一批國民黨立委訪問中國並獲中共中央高層王滬寧接見後,外界的疑慮進一步加深。

青鳥行動中的公民團體隨後發起連署,要求罷免多名國民黨立委;而國民黨支持者也“以罷制罷”,對部分民進黨立委發起罷免連署。

最終獲足夠連署進入投票階段的31名立委,全部都是國民黨籍。如果罷免案成功,民進黨有機會重新取得立法院多數席次。



國民黨31名立委面臨罷免投票,占該黨在立法院席次的57.4%。

雖然台灣過去曾舉行罷免投票,但從未像這一次的規模,短時間內有多宗罷免案同時進行。



本周六,全台灣24個選區的選民,將對於“是否同意罷免現任立委”投下“同意”或“不同意”票。其余罷免個案則於8月舉行第二輪投票。

只要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的25%,該席次即被撤銷,三個月內需補選新任立委。

因此,投票率對“大罷免”成敗至關重要,也因此公民團體不斷透過社交媒體宣傳,以及走上街頭拉票。

在台北一個平日晚間,鄧璞和幾位公民團體成員站在捷運站外,有人舉標語高喊口號,也有人發放印有“一起出來投票”、“同意罷免”的紙扇與面紙。

鄧樸坦言,許多罷免案選區都是國民黨傳統票倉,即便罷免成功,國民黨也可能在補選中贏回席位。

盡管如此,他仍認為“大罷免”行動值得推動,因為這是“修正我們民主”的方式,無論結果如何,這都會是很大的力量“告訴三個政黨的人,要正視台灣的最新民意,這群人絕對會監督你們,不可以推行任何不符合民主的法律”。

他承認,青鳥行動中許多是民進黨支持者,但他否認公民團體接受該黨資助,這一說法是在野黨經常提出的指控。

“我們根本不在乎民進黨是否能贏得補選,我們更迫切的是,希望有一個正常的國會,不是親中親共的國會。”他說。

他同時對民進黨的低調態度感到不滿:“罷免的公民團體從一開始的連署到現在,用夠堅強的實力告訴民進黨,我們這邊是多數民意……我們是強吼民進黨參與進來這個活動。”



鄧樸因不滿他眼中的台灣立委不民主行為,決定加入“青鳥行動”。


民進黨起初刻意與“大罷免”保持距離,但最後仍表態支持。總統賴清德強調民進黨“必須與公民同行”,並指示黨內協助挺罷免團體“保衛國家”。

這無可避免地加劇了在野黨的指控,指民進黨暗中策動“大罷免”與青鳥行動,認為民進黨將從中獲得最大政治利益。

畢竟,民進黨不僅有機會重新取得立法院長期多數席次。即使國民黨最終在補選中拿回席位,民進黨也能短暫掌控國會數周,通過重要法案。

國民黨及其他在野黨舉辦的反罷免集會,也吸引成千上萬支持者參與。上周末,在新北市板橋的集會上,參加者揮舞標語,高喊“拒投罷免”,雙手交叉表達抗議。

多位發言者輪番上台,強烈譴責“大罷免”行動,並將賴清德形容為“法西斯”、“踐踏台灣民主的獨裁者”。

現場大螢幕播放將賴清德惡搞成希特勒的影片,畫面上寫著“賴元首”,並打出“綠色恐怖”標語——意指國民黨威權時代的“白色恐怖”,現在變成民進黨的“綠色恐怖”。

這種言論與北京遙相呼應。中國國台辦指控賴清德“以民主之名行獨裁之實”,“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在野政黨”。

“這些要被罷免的立委,都是由選區多數選民選出來的。如果他們做得不好,可以等下次選舉換掉他們,為什麼要用這種邪惡的方式趕走他們?”參加集會的夜班工人穆女士說。

68歲的她認為,這些立委只是因為國民黨身份才被針對,而青鳥行動成員其實就是民進黨的外圍。






“大罷免”爭論的雙方都認為自己才是台灣民主的拯救者。

“不能讓一個政黨用一場大罷免把另一個政黨打倒,這不是民主,”她說。

“我是藍的。”她補充道,意指是國民黨的黨色。“但我不反綠。我來這裡,不是為了支持國民黨,而是為了捍衛民主。”

但也有許多台灣人持態度觀望。

板橋居民林女士在反罷免集會現場旁圍觀,和BBC采訪的幾位路人一樣,她對“大罷免”爭議感到困惑。

“我其實不太清楚是怎麼回事,也沒怎麼關注……所以沒有什麼意見。”這位43歲的托育員說。

“我會在投票前再多看看資料,當天再憑感覺決定。”



近期板橋一場集會上的反罷免支持者舉著充氣棒交叉,表示反對“大罷免”。

分析指出,無論結果如何,“大罷免”都將對台灣高度分化的社會留下深遠影響。

政治斗爭有時相當激烈,立法院內因朝野僵持爆發肢體沖突,社運人士則遭遇肉搜與網絡攻擊。鄧璞告訴BBC,在街頭宣傳時,他和伙伴曾遭反罷免居民推擠甚至攻擊。

投票過程中也不乏丑聞:官方發現罷免連署名單中有大量偽造簽名,其中包括已故選民,涉及民進黨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案都有。

澳洲國立大學台灣研究計劃的政治學者宋文笛指出,這次投票“將強化四年任期並非理所當然,而是必須看表現、定期檢驗的觀念。政治對立恐怕會在好轉之前,進一步惡化”。

但宋文笛也補充,“大罷免”同時“為政治行動主義創造了新的空間”,尤其對民進黨支持者而言。他認為,這對台灣公民社會的韌性是正面影響。

卡內基中國中心的非常駐學者莊嘉穎表示,如果多數罷免案成功通過,“將向台灣政治人物傳遞一個訊號:他們在把握民意時必須更加謹慎……不能偏離民意太遠,否則將付出代價。”

“但如果最後雷聲大雨點小,則會讓政治人物更大膽妄為。”他說。

“這會加劇社會對立……而且政治人物也很容易就把‘大罷免’,視為又一次無法突破同溫層的公民運動。”

不過,莊嘉穎補充說,如果這次大罷免的最終結果相當接近,沒有明顯勝負,則可能意味著“國民黨民進黨終究必須尋求妥協與合作”。

“對台灣而言,這未必是壞事。”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2 游客 [辛.昔.四.篇] 2025-07-25 18:31
    這也給對岸提了醒,對“和統”徹底失望。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跳過“以武逼統”,直接“武統”。搞不好下次大陸軍演,一不留神,“忠誠僚機”方向一轉,直接殺進凱特格蘭大道。“微創手術”“總統府”。或是同🇺🇸談好條件,台灣就成了砧板上的肉。賴清德真是豬腦子。現在還敢玩大罷免?馬英九用心良苦,白搭浪費了。
    評論1 游客 [辛.昔.四.篇] 2025-07-25 18:20
    大罷免向世人昭告,所謂的台灣“民主”被DPP和台灣人徹底玩殘。中國人-台灣人就是一群奴才。只配“專制”管著。現在,地球人都知道,台灣人是做事無底線的族群。被選民票選出來的“立委”居然可以被“罷免”。對當初投票給“立委”,如今反悔的選民,實屬反覆無常的“小人”。對當初沒投“立委”。如今起勁罷免的人,實屬“輸不起”的無賴。對賴清德為首的DPP,跟“輸不起”的無賴毫無二致。幹脆把KMT打成“中共同路人”得了。真夠下流。簡直不入流。還有臉賴在台上?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2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4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