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港大教授:中企"出海",不能解決產能過剩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企業近年來紛紛出海,開拓市場的同時也引發關於產能過剩和壓價傾銷等諸多爭論。與此同時,中國國內經濟面臨的通縮陰影也讓情況變得更加復雜。DW中文就這些問題采訪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鄧希煒教授。


DW:您在給港大MBA、EMBA項目的中國企業家學生上課時說,他們就像在健身房鍛煉 了5年之後非常強壯的選手,但一下子到海外發展可能會太快、太猛,讓當地市場接受不了,所以應該要慢一點。您能不能解釋一下,這個比喻具體是什麼 意思?

鄧希煒:現在國內有一句話很有名, “不出海就出局“。原因應該是兩個:一個是內部經濟競爭太激烈了,就是中文一個字“卷”。很多企業家,民營企業家在國內賺錢越來越難。第二個就是外部因素,當然就是跟關稅戰有關,很多民營企業家一直以來都是靠出口賺錢,出口到美國的業務現在受到關稅壓力,明顯少了很多訂單。有一些是被美國買家逼著“出海”去東南亞墨西哥等。所以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家,包括我在港大經管學院的一些學生,他們也是領導,是老板,常常就希望可以在東盟也好,中東也好,或者東歐也好,找到一些地方看能不能夠投資。一方面就是把自己的生產做好,全球布局,另外一方面就是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替代美國那麼大的市場。當然這並不容易,因為很多時候他們也沒去過那些地 方,第一次去的時候就要談生意,要跟當地政府官員打 交道,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新的經驗。


不過我想講的就是,在國內“卷”了那麼多年,他們現在的競爭優勢還有生產力都非常強,但當地工人的要求,要比照當地習慣,那種要求要高很多。同時他們(企業家)也習慣了(中國)國內政府官員的效率也非常高。所以很多時候我就跟那些 MBA學生說,你們要適應當地的一些文化,包括管理文化,還有政治文化,不要把中國的那一套搬到當地去。

DW:談到中國企業出海, 很多人會馬上想到另外一個最近討論非常多的詞,就是“產能過剩”。為什麼最近幾年 這個詞這麼熱門,產能過剩是最近才出現的現象嗎?

鄧希煒:其實中國的經濟一直以來都有產能過剩的情況。不過以前的產能過剩可能是中國的企業制造很多家用產品,家電,或者是一些大家都很喜歡很廉價不過質量也很高的產品。現在產能可能是涉及到很多西方國家,發達國家的一些核心科技領域,核心競爭優勢的一些產業,所以對他們來說是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整個經濟生態環境,還有他們的競爭優勢。

所以現在中國的產能如果希望通過出口解決,是會遇到很大的抵抗。比方說美國現在打關稅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產能,包括 光伏,新能源車,直接影響到他們當地企業的利潤,同時也影響到他們的核心競爭優勢。


DW:中國在制造業方面進行了長期布局,比如很多年前經常提到的“中國制造 2025”,現在已經是十年時間。您會怎麼評價“中國制造2025”的成敗?

鄧希煒:我覺得“中國制造2025”這個政策是必然的,因為我覺得中央政府一早已經預期到今 天美國政府還有其他西方國家政府,可能對中國的產能,包括一些新科技、新技術的產能有一種抵抗,導致一些中國龍頭企業受到控制甚至制裁。


所以十年前的中國制造2025已經提早准備,中國希望可以至少某一方面的科技可以做到有足夠的獨立性,自給自足。今天我們看到,由於政府帶動的一些投入,包括給一些科技行業、新質生產力的行業做出一些政策推動,包括補貼,可能導致那些行業現在也出現所謂的過分競爭。

那麼,從產能、從出口,從整體全球生產的占比來說,當然中國制造2025看起來是成功的。

不過同時生產力是不是真的提高,或者是產能過剩是不是已經導致出口過量,導致一些西方國家可能做出打壓,或者是國內經濟現在出現產能過剩,導致過分競爭,導致有可能有通縮這個情況呢?這個是值得我們研究宏觀經濟的專家好好討論,好好想清楚。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