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相差幾十倍!中國新藥為何只能賣"白菜價"?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其國家醫保並非投入最多,但依靠合理的制度和開放的環境,吸引了全球諸多大型藥企。比如,德國的默克、英國的阿斯利康、法國的賽諾菲、瑞士的諾華和丹麥的諾和諾德等。


創新藥本身的目標並不是讓所有人都能用上,而是面向特定適應證和臨床需求的患者;而醫保局的目標是讓盡可能多的人用上便宜的藥,這兩個邏輯是錯位的。《若幹措施》提到很多內容,目前還缺乏足夠的具體落地措施。




君實生物的抗腫瘤藥PD-1。圖/IC

“商保只能起補充作用”

中國新聞周刊》:讓更多人用上便宜藥,在仿制藥領域是合理的。對高投入、高風險的創新藥來說,如果價格也被強行壓低,會不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你怎麼看待創新藥的定價機制?

朱迅:創新藥和仿制藥的定價邏輯本質上完全不同。創新藥的研發周期長、失敗率高。如果一開始就把價格壓得過低,整個創新鏈條就斷了:企業難以盈利,資本就不會再投入,最終導致創新投入萎縮。仿制藥是對已有成熟藥品的復制,成本結構清晰、競爭充分,價格自然會往下走。如果用同一套價格體系要求兩者,實際上是扼殺創新。


最近有些藥企通過BD交易獲得了一些現金流,短期看似緩解了資金壓力。但這只是一次性的交易,不能帶來持續的盈利能力,二級市場的投資人也分不到紅利。更關鍵的是,如果把最有潛力的新藥都賣出去,自己公司反而變得沒什麼價值。

人類面臨的真正剛性需求不多,藥品是其中之一。這需要給出合適的補償機制,即創新藥須自主定價。在美國,由美國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或其他相關機構組織的藥品定價聽證會,常被外界誤解為一種壓低價格的手段。實際上,聽證的過程往往有助於創新藥的價值和臨床剛需被廣泛理解和認可,最終可能促成更為合理的價格,甚至出現價格上調的情況。

中國新聞周刊》:《若幹措施》中提出鼓勵商業健康保險擴大創新藥投資規模、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等。如何看待商業保險在創新藥支付中的角色和作用?


朱迅:商保從本質上看,只能起到補充作用,而不是終極解決方案。畢竟,商保是營利性的。但從更廣闊的格局看,發展商保是必要的,而且,其應當與創新藥發展同步。當前國內的商保,很多以融資為目的,偏離了保障本質。

當前,市場建設才剛剛起步,列出創新藥商保目錄只是第一步。後續如何落地、規范才是關鍵。商保創新藥目錄將涉及藥品選擇、定價、運營成本分攤等多重環節。保險公司要盈利,一旦系統設計不夠嚴謹,就容易走樣。

更重要的是,創新藥幾乎是處方藥,如果不進醫保,就難以進入醫院渠道。即便建立了商保目錄,藥企仍會千方百計擠進醫保,以獲得更穩定的市場准入。由此可見,應從根本上理順支付機制和醫院准入路徑,真正解決創新藥可及性的問題。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