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阿根廷政局:副总统背叛了总统?(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事实上,米莱所主张的改革,与此前因未获通过而搁浅的“霍贾拉斯卡法案”一脉相承,其核心逻辑是清除所有被视为“制度性冗余”的法律与机构,无论其设立背景如何,是否符合“小政府”原则是唯一标准。


不过,在反对党和学界压力下,大学、国会、司法系统等仍享有相对独立性;国家科研委员会、国家药监局和国家通信局等战略机构,也被暂时排除在裁撤名单之外。对此,米莱直言不讳:“如果我有时间,我连这些也会砍掉。”

2025年2月,米莱再次在媒体专访中表态:“改革不会放缓。”他援引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收购社交平台推特(Twitter)后的瘦身策略称,“我们要让每个机构列出所有在用资源,其余一概取消。”


米莱的“电锯改革”也赢得了一些人的掌声。美国威尔逊中心拉美事务负责人本杰明·格丹评论称,米莱在美国被视为反通胀的魔术师,是“那个能让混乱的阿根廷经济恢复秩序的人”。

2025年初,米莱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奥孔乔-伊韦阿拉等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米莱随后在社交平台激动发文:“自由万岁!”

改革阵痛

35岁的比亚洛古尔斯基是一名通信教师,每天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的职业学校里连续授课12小时,却常常为了节省开支而忍饥到深夜才吃饭。“每月15日我就没钱了,只能向我母亲要吃的。”他的月薪最好时也不过450美元,支付完通勤费用和270美元的房租后,几乎没有结余。

在米莱推动的阿根廷“经济奇迹”中,比亚洛古尔斯基的困境并非个例。公共开支锐减、薪资冻结、生活成本飙升,正让更多民众陷入类似困境。教育、医疗、社保等多个民生领域的预算被大幅削减,而水电燃气等基础服务价格则成倍上涨。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部的拉努斯,一位靠废品回收为生的女性坦言,她的早餐支出已从1400比索(约合7.89元人民币)暴涨至5900比索(约合33.23元人民币),“现在一份吐司就比过去两顿饭还贵”。“以前10000比索能买两个比萨,现在18000比索都不够。”她无奈地说。

57岁的克劳迪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企业从事门卫工作,曾经有能力带家人出国度假,如今却要为暴涨的水电费和房租发愁。他不得不变卖汽车,因为燃油费、停车费和保险费早已超出承受能力。


教育和医疗系统更是全面亮起红灯。2024年10月,超过十万名大学生与教职员工走上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抗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预算削减。政府卫生预算被削减20%,慢性病专项支出锐减60%,大量患者在“吃饭还是买药”之间做出艰难选择。社会福利体系的断崖式收缩,使得弱势群体的生活更加艰难。

西班牙社会与经济趋势研究所(IETSE)在一份调研报告中也指出:“尽管阿根廷宏观数据有所改善,但社会现实令人担忧。”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家庭无力负担基本食品支出;近九成家庭需依赖信用卡、借贷或国家救助来维持生计。

“当前最紧迫的挑战,是重建家庭的实际收入与购买力。社会复苏必须与物价稳定同步实现。”这份报告还写道。


2025年5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社会保障办公室外,76岁的退休老人鲁本·科库鲁洛愤怒质问:“我们的日子本来就不好,现在变得更糟了。他们这是想逼死我们吗?”

“这就是阿根廷。这个国家仍然处境艰难。”独立咨询公司Aurora分析师胡安·伊格纳西奥·卡兰萨表示。但他也指出,尽管社会压力巨大,米莱的支持率仍保持在50%左右。“他(米莱)是在用经济指标换取社会容忍度,但不知道这种忍耐还能持续多久。”

“有些时候,财政紧缩的成本低于继续通胀的代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阿根廷问题学者塞巴斯蒂安·马祖卡指出,“就像一场大火,虽然有人被严重烧伤,但火总算被扑灭了,不是吗?”

面对这些争议,内阁首席部长吉列尔莫·弗兰克斯承认,米莱不可能在一个任期内完成所有改革目标。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改革阵痛,可能还在后头。

制度博弈

2025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席卷布宜诺斯艾利斯。距离中期选举不足百日,因为一项在参议院高票通过的养老金法案,米莱在公开场合怒斥副总统比利亚鲁埃尔为“叛徒”,将高层裂痕彻底暴露在公众面前。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6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