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共這條沉船誰還會去掌舵 張又俠還是劉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如今,中共這條船已經沉了一多半了,誰還會去掌舵呢?不管是誰去掌舵,都會隨其一起沉沒。不知道中共的高官們有沒有看明白這一點,看明白的人不是聰明而是大智慧。


中共始終奉行的是“槍杆子裡出政權”

1927年,毛曾明確提出“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論調,這句話的原話是:“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行動……槍杆子裡面出政權。”


這句話奠定了中共對於武裝斗爭的重視,特別是在國共內戰與建政初期。中共從井岡山根據地開始發展,便是透過軍事手段建立自己的根據地與政權基礎。

從毛到習:誰掌軍,誰稱帝。毛的槍杆子理論,軍權就是黨權。從井岡山開始,他便堅持建立自己掌控的紅軍。在1935年遵義會議前,黨內的博古、王明等人雖有共產國際背景,卻無軍事指揮權,終被毛所取代。

延安時期起,毛已完全掌控紅軍,進而建立起黨內絕對權威。他的話就是軍令,黨的決策亦圍繞其軍事布局運轉。“黨指揮槍”只是寫在標語上的口號,實際是槍指揮黨,而槍就在毛手中。

鄧小平時代 軍委主席治國 實權不靠職位靠軍權

鄧小平三起三落,最終靠軍權東山再起。他不做總書記,也不需掌國家主席職位,但只要是中央軍委主席,就是中共國的黨魁。

1989年“六四”期間,正是鄧小平以軍委主席身份下令戒嚴、武力清場,顯示出“誰掌軍,誰做主”的鐵律。鄧後期選定江澤民接班,也先安排其進入軍委,以鞏固接班安全。但軍權真正過渡,是在鄧南巡講話之後。

所謂“黨指揮槍”,只是當權者維穩話術;歷史的鐵律卻是:“槍決定誰能指揮黨。”

軍事重掌政局 張又俠成為“太上皇”過渡期掌舵人?


近期,“張又俠主持戰備會議”、“赴東部戰區督導演習”、“接見武警高層”等新聞接連出現,說明其不僅軍權在手,更主動介入“維穩”與國內秩序調整。此刻,體制陷入權力真空,軍隊再次成為維持中共政權的核心支柱。而張又俠,無疑是這個“新軍管時代”的代表人物。



外界觀察家普遍認為,張又俠不太可能成為下一任總書記或“最高領袖”,但他極有可能在政局過渡期內,成為“太上皇式”掌舵人,對內穩定軍心,對外維持談判空間,甚至推動某種形式的“軍事改革過渡政府”。這也意味著,中共將從“習式極權”過渡到“軍人過渡政權”。

如今習近平大權旁落 張又俠學毛選惹眾疑


有人認為這是張對習路線的“否定與切割”,意在去習化。但實際上,習已對張構不成威脅,張此舉真正想壓制的對象應該是團派。學毛選:不是壓習去習,而是壓團派、守軍權。

團派(如胡春華、丁薛祥)一旦主政,勢必效法鄧小平思路,強調“文人治軍”、“軍隊國家化”、“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對張又俠而言,是根本不能接受的威脅。

因此,張選擇高舉毛的旗幟,意在捍衛軍隊的“自主性”與“傳統合法性”。

張的這步棋,是為防范團派上台後“軍權歸黨”的政治圖謀。畢竟,鄧選代表的是“政壓軍”,而毛選則強調“軍起主導”,選擇學誰,就是選擇站隊。

今日之中南海 表面波瀾不驚 實則暗潮洶湧

未來的中共誰來主政?不取決於哪一派掌握話語權,而取決於:哪一派能說服軍隊,哪一人能穩住兵心。張又俠的“學毛選抗黨控”,無不昭示這個政權的底層邏輯:軍權即政權。

中共號稱“民主集中制”,實質是軍隊指向哪裡,“黨的意志”就傾向哪裡。所有中央委員、常委、總書記的“權威”,都要建立在軍隊效忠的前提上。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