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沉默的屠殺 中國竟讓致命攻擊案在新聞中消失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近期頻傳隨機攻擊事件,但在共產黨當局高壓控制下,駕車沖撞或持刀傷人案遭噤聲處理,引發民間強烈不滿。根據《美聯社》調查,自去年11月珠海35死慘案後,北京高層已將“群體傷亡事件”納入言論管制范疇,不僅封鎖新聞,更刪除現場照片,導致網友怒吼“我們要真相”。


這波資訊封鎖始於2023年11月,珠海1名男子因離婚糾紛駕車撞死35人引發高層震怒。習近平下令嚴防類似攻擊重演後,地方政府便不敢輕易對外通報。8天後,湖南1所小學發生休旅車沖撞案,30名師生受傷的數字,直到司機遭判刑後才曝光。

地方政府為壓制爭議,頻以“簡訊快報”草草帶過。例如北京2起鄰近小學的沖撞案,官方通報皆刻意回避關鍵事實,僅稱“擦撞”或“操作不當”,並未提及受害者為學童,現場照片更迅速遭網絡刪除。


但“蓋牌維穩”並非總是成功。今年5月山東滕州發生沖撞公車站事件,警方起初的沉默便激起網民怒火。連《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都罕見警告,此舉將嚴重侵蝕政府資訊公開的基本規范。


《美聯社》指出,習近平時代的資訊審查持續擴大。斯坦福大學學者潘婕(Jennifer Pan)分析,當地方封鎖失效,中央為維系合法性,才會選擇性釋出資訊。


在官方采行“即時發聲、內容模糊”的新策略下,民眾的知情權持續被剝奪,正如網民所言:“我們不是要造謠,我們只是想知道發生了什麼。”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