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醫學界對維生素D的看法發生了哪些改變?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其實美國預防工作組2021年的指南就不推薦查維生素D了:“對無症狀成年人,證據不足,無法推薦常規對維生素D缺乏進行篩查。”注意這個工作組的特點是他們的分析只基於科學證據,完全不考慮費用。


那到底什麼樣的維生素D水平算正常呢,其實現在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如上所說,一般人水平在十幾到20就夠了,高也沒啥好處。然後呢不同季節維生素的水平可能有點變化,比如四月份到九月底在外面能曬到太陽,那你的體內的維生素水平就比較高。冬季日照少,維生素水平比較低,比如我的維生素D數值14是12月份測出來的。

塔夫茨大學的內分泌主任Pittas醫生指出,人的肝臓是有儲存能力的,我們身體的維生素D儲備可以維持10-12周,所以冬天維生素D水平下降是正常現象,除非水平特別低,一般並不需要擔心。


那第三個錯誤是什麼呢?是我吃的是大劑量的維生素D,50,000國際單位的。現在根據內分泌學會的最新指南,如果要補充維生素D推薦每天補充小劑量,而不是間歇性地大劑量補充。

所以,回首往事,那時候我不缺維生素D,也不需要檢測,更不需要大劑量補充維生素D。

寫到這裡,有朋友可能要問了,你說的是美國的指南,那中國人呢?

從醫學來說,各個人種之間的區別通常很小,好比小黑雞、大白雞、蘆花雞盡管看上去很不一樣,但性質上非常類似,都是雞,跟鴨子相差就特別大。又比如新冠疫苗或新冠專用藥Paxlovid,不管你是哪種人都有效。


但是不同政策可能起到的影響很大。比如美加和北歐國家比較重視在食品中強化維生素D,而日曬較多的亞洲和非洲包括中國強化維生素D的食物還不普遍,因此中國人的平均維生素D水平要相對低一點。

如果擔心自己的維生素D水平,最好的辦法是多去戶外走走,改善身心,順便造點兒維生素D。Pittas醫生說:“獲取維生素D最自然、最符合人體進化方式的方法,是讓皮膚通過陽光合成。”並不需要長時間暴曬就能滿足維生素D的需要。一項2010年的研究估算,從4月份到10月份,在波士頓(緯度相當於北京),如果有25%的皮膚暴露,每天曬太陽大約3到8分鍾就夠了。也可以多吃一點肥的魚、蛋黃或動物肝臓這些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有一件事我以前不知道的,就是如果把白蘑菇放在太陽下,紫外線會把蘑菇裡的麥角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的一種形式,就和我們曬太陽產生維生素D一樣。居然100克蘑菇可能產生400單位的維生素D。想想吧,“我怕曬,那就讓蘑菇替我曬太陽吧”,多麼美好。

當然,如果想吃維生素D補充劑也是可以的。現在美國內分泌協會的推薦是70歲以下的成人每天需要600單位維生素D,70歲以上需要800單位。中國的推薦攝入量要低一些,18-64歲居民推薦400單位,65歲及以上 600單位。反正維生素D比較安全,不放心就吃點唄。

另外,常規需要補充維生素D的人群包括兒童(1-18歲)、75歲以上老人、孕婦、糖尿病前期病人,還有其他一些維生素D代謝異常者。

總之,科學界對維生素D看法的轉變反映了科學自我修正的本質,以及知識如何隨著時間推移從而被逐漸完善。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