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從集中消殺到生物防治,廣東全民總動員開啟大滅蚊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基孔肯雅”,一個源於非洲坦桑尼亞南部的詞匯。用來描述人們感染該病毒後,關節痛、彎腰駝背的樣子。而長著花斑的伊蚊,就是傳播該病毒的頭號殺手。根據廣東省疾控局的消息,從7月20日零時至26日24時,一周時間,全省新增本地病例2940例。為盡快阻斷疾病傳播,本周,廣東全省開展了為期一周的集中滅蚊行動。


位於中山市的黃圃鎮,每晚6時,各家各戶相約一起點燃蚊香。




志願者介紹,這個時間是伊蚊活躍的高峰期,大家一起點蚊香,可以把蚊子從家裡趕出去,再配合外圍的集中消殺,就能最大限度殺死蚊子。




為杜絕後患,伊蚊的卵和幼蟲也要一並消滅。家裡的馬桶、花盆、飲水機托盤、室外的窪地,但凡容易積水的,都要“翻盆倒罐”排查清理。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 陳曉光:伊蚊產卵還有一個特點叫跳躍式產卵。它不把一次懷胎所生的卵都放到一個滋生地裡面,它往往一個滋生地裡面產三十只,換個地方再產三五只,就像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不把雞蛋放到一個籃裡面”。沒有積水就沒有它的生長環境。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