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釋永信惹麻煩: 曾被列5大罪行 釋永信家的生意經揭秘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座古寺,三十余年的生意經,釋永信將少林寺從破敗寺院經營成橫跨文旅、教培、影視等領域的龐大商業體,一度被視為“佛門企業家”代表。但隨著官方調查的落錘,這段長達近四十年的少林寺商業史或將走向終結。


釋永信的落馬,也給當代中國提出了一個根本問題:當信仰成為生意,當僧衣之下藏著世俗的權色名利,中國佛教的清淨之地還能剩下幾分?

“管理處”入駐少林 釋永信被宣落馬


7月27日晚,署名為“少林寺管理處”發布的一份通報稱:“少林寺住持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項目資金寺院資產;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系並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

據財新網報道,“釋永信在今年春節前後出國訪問歸來時即被限制出境,接受主管部門調查…..在今年5月份左右,當地政府以少林寺管理處的名義常駐少林寺,這個少林寺管理處是一個新設機構,這個新機構的主要成員來自鄭州市和登封市的宗教局、統戰部。”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少林寺管理處”並非一些媒體報道中所謂的“少林寺官方機構”,實際上是當地政府派駐少林寺的駐寺機構,與中共治理體系中常見的“巡視組”運作模式相同。

宗教場所顯然不便直接冠以“中紀委”或“巡視組”之名進行調查,中共當局設立這樣一個“管理處”,應該被視為官方調查釋永信案件的一種特殊安排。

7月28日上午,幾乎在釋永信落馬消息公布的第一時間,中國佛教協會就立即發布公告,認定釋永信嚴重敗壞佛教界聲譽,損害出家人形象,同意對釋永信(俗名:劉應成)的戒牒予以注銷。

這意味著佛教協會開除了釋永信的僧人資格,將其“強制”還俗。



釋永信:少林商業帝國的肇始者

劉應成,1965年出生於安徽穎上。關於他出家的緣由,坊間流傳諸多版本。據多位村民向鳳凰網《風暴眼》透露,劉應成早年輟學外出務工,一次趕集途中偶遇少林僧人,對方為其看相後留下一張地址。回家後,劉應成便收拾行囊追隨而去。

中國宗教在中共執政以來遭遇系統性打壓,少林寺也難以幸免。文化大革命期間,百余紅衛兵闖入寺內,僧人被強迫還俗,佛像被毀,寺產被占,殿宇坍塌。

文革結束後,宗教場所逐步恢復開放,但少林寺僅剩十余位老弱病殘的僧人,守著破敗的廟宇與28畝薄田,香火幾近斷絕,靠政府補貼勉強維持。1981年,16歲的劉應成前往少林寺剃度出家,拜當時主持釋行正為師,法號“釋永信”。以當時的環境來看,他出家之初,似乎並未懷抱功利野心。

1982年,電影《少林寺》上演,風靡全國,也令這座千年古刹一夜間聲名鵲起。游客激增帶動門票收入,少林寺逐漸積累起重建資金。

1987年,釋行正圓寂,釋永信繼承衣缽,接任少林寺管委會主任,全權主持寺務。也正是從釋永信手中,少林寺商業化的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

他首先組建武僧團,開啟全國及海外巡演,提升知名度的同時,也創造了可觀的表演收入。

1998年釋永信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少林寺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前身,現已注銷),主營旅游資源及產品開發等業務。2008年又成立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簡稱“少林資管”),這是少林寺商業化運作的重要平台。

自1999年以來,這兩家公司累計對外投資公司16家,最大單筆投資金額達1600萬元,總額近8000萬元。



2020年9月,少林資管因商標問題與知名服裝品牌“森馬”發生糾紛,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公眾這才發現,少林資管已為“少林寺”注冊了多達666個商標。

2022年4月,河南鐵嵩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4.52億元競得鄭州市鄭東新區的一塊商業用地,而該公司股東中,少林資管間接持股10%。盡管少林寺隨後發布聲明稱“僅為財務投資,不參與開發”,且最終退出股東行列,但這一動作仍被外界解讀為“寺廟進軍房地產”的信號,一時間引起輿論熱議。

2022年釋永信退出了少林資管的投資股東行列。據樂居財經報道,企查查數據顯示,釋永信退出前持股80%。

在釋永信領導下,從1987年到2025年的38年間,少林寺發展為橫跨文化、旅游、影視、食品、醫藥、武術、教育等領域、價值幾十億元的“商業帝國”。他也因此被外界冠以“少林CEO”之稱。

中國企業家》雜志曾報道說,有一次馬雲與釋永信乘飛機偶遇,兩人交談兩個多小時。令馬雲驚訝的是,釋永信全程並未談及佛學教義,而是圍繞商業話題滔滔不絕,部分觀點甚至令馬雲都刮目相看。馬雲於是半開玩笑地稱他為“河南第一民營企業家”。

釋永信一手推開少林寺的商業化之門,卻也令其逐漸偏離了禪宗佛教修行的本質。2020年6月21日,少林寺竟在山門前舉行了一場時裝秀,被中共官媒宣稱為“少林1500年歷史中的第一次”。

在釋永信主持下,少林寺揚名海外,成為中共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符號之一。在官方主導的“軟實力輸出”中,孔子學院與少林寺分別承擔“文”、“武”角色。前者已被證實是打著孔子旗號輸出中共意識形態,而後者所傳播的,也早已不是佛法禪義,而是被體育化的“少林功夫”。

釋永信家族的混亂關系 僧尼俗不分彼此


作為少林寺的主持和方丈,釋永信也一直備受爭議,長期處於輿論漩渦。早在2015年7月25日,署名為“釋正義”的匿名舉報者就在網絡上發布長文《少林寺方丈釋永信這只大老虎,誰來監督?》,指控釋永信涉嫌雙重戶籍、私生女、經濟問題等多項違規行為。原文該列出釋永信五大罪行:

1、釋永信和哈爾濱女孩關麗麗育有一個女兒;

2、釋永信與釋延潔有曖昧的情婦關系並育一女;

3、千方百計霸占他的弟子的女朋友;

4、用武力強奸少林寺下院初祖俺尼僧釋延果;

5、通奸深圳美女劉某某再控告敲詐。

隨後,釋永信的徒弟釋延魯聯合其他少林寺原僧人,於8月8日赴北京實名舉報釋永信存在經濟問題以及與多名女性生子的問題。曾有網絡文章認為“釋正義”就是釋延魯,不過釋延魯本人一直沒有出面證實這一傳言。

當年的舉報中,由於沒有女性受害人出面指證,強奸舉報不了了之。而最為輿論關注的就剩下私生女問題。舉報內容說,釋永信有兩個女兒,一個名叫韓佳恩,是釋永信與少林慈幼院院長的釋延潔(俗名韓明君)的女兒,另一個叫劉夢亞,是釋永信與一位名叫關麗麗的女子所生。

根據《北京青年報》2015年10月8日的報道《釋永信私生女傳聞調查》,韓佳恩是2009年4月22日出生,劉夢亞應該在1989年出生(文章引述鄰居稱夢亞26歲)。


這份記者調查顯示,韓佳恩是一位棄嬰,是廟裡一位居士撿到後送給釋延潔所收養。而劉夢亞是釋永信的侄女,是其四弟劉應彪所生。

當年11月28日,河南省官方發布的官方調查結果與以上記者調查文章幾乎一致。而且官方說已經通過親子鑒定,證實劉夢亞的確是劉應彪的女兒。

雖然官方的調查結果讓釋永信在當年的漩渦裡順利脫身,但是民間對此的疑雲並未消退。

例如,為何韓明君(即釋延潔)的戶口登記在釋永信母親胡昌榮名下,並登記成胡昌榮的侄女?此外,劉應彪也是出家人,法號釋永勝,他為何可以生下一個女兒劉夢亞?如果釋永信生女是丑聞,釋永勝生女就不算丑聞?

綜合媒體報道,劉應彪在1986年去少林寺探望兄長釋永信後,被寺院文化及武僧練功所吸引,選擇留下習武,並剃度出家,法號釋永勝。這一年劉應彪20歲。他如何在1989年生下了劉夢亞?



劉應彪(釋永勝)出家後曾擔任少林慈善福利基金會秘書長、少林書畫院秘書長等職務。他還曾以國際少林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席、國際少林功夫研究會會長等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在釋永信被宣布立案調查的3天後,劉應彪也失聯了。7月30日,陸媒第一財經報道,在釋永信被官宣調查後,多次撥打釋永信之弟劉應彪的電話,均提示“多次呼叫轉移”,致電少林書畫院,工作人員則稱現在聯系不上劉應彪,具體情況不清楚。

劉家兩和尚只念“生意經” 中共的需要

作為釋永信的弟弟,劉應彪也是少林商業帝國的重要角色之一。在少林寺關聯企業中,劉應彪曾擔任股東職務。少林資管對外投資的公司中,少林歡喜地(登封)有限公司是目前仍然存續的企業。劉應彪在該公司成立時就是股東。

2015年釋永信被舉報時,少林歡喜地負債四百多萬元,被質疑存在資產轉移問題。當時有報道,由於劉應彪是釋永信的弟弟,身份比較敏感,後來釋永信的親屬全部退出少林寺相關崗位。釋永勝於2022年退出少林歡喜地,退出時持股比例為35%,股份轉讓給了時任少林慈幼院院長的釋延潔。

“一家兩和尚”在中國歷史上雖然並不罕見,但歷史上兄弟同出家的都是一些得道高僧,如《高僧傳》記載的東晉時代慧遠(兄)與慧持(弟)兄弟。

慧遠被後世淨土宗推崇為初祖,不但佛法修持精深,與慧遠往來的朋友也都是儒釋道高人,如儒家的陶淵明、道士陸修靜與慧遠共同留下了著名的“虎溪三笑”的典故。慧持與兄慧遠同樣是道安法師的弟子,後來辭兄入蜀。兩晉、南北朝是峨眉山佛教的創始階段,慧持大師開建了普賢寺,並與其他幾位高僧共同努力,使佛教在峨眉山站穩了腳,為普賢道場的弘傳奠定了基礎。

當後人再度續修中國的佛教史時,釋永信兄弟倆顯然無緣入列《高僧傳》,因其所作所為均已脫離佛門清淨之本,淪為紅塵權力與財富角逐的工具。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表示,從社會大背景來說,是中共的宗教政策需要釋永信這樣的角色。

王赫說,“中共在文革期間從宗教經典、廟宇和僧侶等全方位入手對宗教信仰進行全面摧毀,但是仍然無法從人們心靈深處完全抹去對神佛的信仰。

文革後中共允許寺廟重新開放,並不是希望這些寺廟恢復佛教修行內涵,而是對這些宗教場所進行改造和利用,打著恢復宗教活動的幌子,將中共的黨文化注入其中,以權錢色等唯物主義崇拜取代中華傳統的修行內涵,從而進一步從人們的心底抹除對神佛的敬畏與信仰。”

王赫指出,這種宗教商業化的政策引導,比文革時期對宗教場所的直接破壞更陰險、更毒辣,對摧毀人們心靈深處對神佛的信仰也更有效。在這種政策主導下,不僅僅是少林寺,整個中國大陸的寺廟道觀都變成以賺錢為目標的旅游開發區,早已不再是傳統的禮佛修道之地,少林寺只是其中的典型罷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2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