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大S: 神似大S女生意外走红很困扰,回应:不会消费她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5年7月23日,重庆医科大学24岁女生@依古比古 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组青海旅行照。原以为只是普通的毕业旅行记录,却因照片中清冷的眉眼与已故艺人徐熙媛(大S)的高度神似,意外掀起全网热议。这场始于"原相机直出"的视觉巧合,最终演变为折射当代社会审美焦虑、隐私边界与流量伦理的复杂样本。




在#酷似大S走红女生删除视频#话题登上热搜榜首的48小时内,@依古比古 的社交账号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11天发布8篇笔记,涨粉2.8万,单条视频点赞量突破10万+。网友惊叹其"逆光下的轮廓与神态仿佛AI复刻",甚至有粉丝制作对比图,称其"40岁大S的成熟韵味与24岁的青春感奇妙融合"。



大S逝世半年后,公众对其荧幕形象的怀念亟需具象化载体。女生自然流露的"不施粉黛的松弛感",恰好契合当下反矫饰审美潮流;旅行vlog中高原阳光勾勒的面部线条,被平台推送给大量《流星花园》剧迷,形成"破圈"传播链;在修图软件统治的视觉时代,"原相机直出即获赞"的反常现象,意外成为对抗容貌焦虑的现象级事件。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依古比古 展现出超越年龄的理性。7月31日的长文声明中,她用三个维度切割舆论漩涡:"我只是记录生活的医学生,不是任何人的替代品";"欣赏大S演技,但拒绝消费逝者";"整容是剥夺自我独特性的行为,我的脸属于我自己"。


这种态度迅速引发两极评价:支持者赞赏其"在网红速成班时代坚守本心",质疑者则认为"过于完美的声明反而像精心设计的营销话术"。更有网友翻出其过往社交动态,试图从发型变化、拍照角度中寻找"刻意模仿"的证据,使事件从单纯的审美讨论升级为人格审判。



8月4日,@依古比古 突然删除所有露脸视频,将账号简介改为:"你们要火自己火去吧,别烦我了,真的很烦啊"。这一决绝举动揭开了流量狂欢背后的残酷现实,从教室到实验室,同学的指指点点、陌生人"具俊晔同款墓园打卡"的骚扰私信,使其正常生活难以为继;当"酷似大S"成为社交货币,她被迫在"免费蹭热度"与"被道德绑架"间挣扎。对比此前"中S"等网红因模仿大S走红又因人设崩塌遭封杀的案例,删除视频成为切断符号消费链条的无奈之举。


这场看似偶然的走红事件,实则撕开了多重社会议题的切口。当网友争论"她像40岁的大S还是24岁的杉菜"时,本质是在消费主义框架下对女性容貌的二次审判。女生"不整容"宣言引发的喝彩,恰恰印证了大众对标准化审美的疲惫。



大S逝世后,墓园献花、具俊晔守墓等事件持续引发关注。而"撞脸女生"的走红,实质是将逝者形象转化为可消费的视觉符号

从"山寨明星"到"AI换脸",互联网时代催生出新型剥削模式。该女生拒绝签约经纪公司的选择,与同期网红"中S"的停更形成镜像,折射出个体在流量绞杀中的生存智慧。

@依古比古 的故事,恰似当代年轻人的生存隐喻:我们既渴望被看见,又恐惧被定义;既享受流量的馈赠,又承受被异化的风险。当网友继续争论"她到底有多像大S"时,或许更应思考:在这个算法主导的视觉霸权时代,我们是否早已习惯将他人的人生简化为一张可供消费的图像?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