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特首: 前特首梁振英质疑港府"抢人",政策未能把人才留港贡献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港府近年力推多项「抢人才」计划,并以各项计划超额达标的数字,作为突显政策成效的证据。不过,全国政协副主席丶前特首梁振英近日发文,指港府在抢人才的同时未能留住人才,香港私人楼宇的入住量并未因抢得大量人才而受惠,人才并未有带同家人落户香港。评论也表示,单是把人才抢来,但未能真正把人才留港贡献,只属空欢迎一场。




梁振英发文关注港府抢人才计划未能把人才留港的问题


梁振英周二(5日)在其脸书专页发文,引用港府6月公布数据指各项抢人才计划共收到50万份申请,当中有33万宗申请已获批,并22万名人才及其家人已经来港等,与空置的私人住宅单位作比对。他表示,截至2024年底,香港仍有5万7千个空置私人楼宇单位,又指,香港私人楼宇的入住量,在过去五年维持在每年2万个以下,说明绝大多数人才拿了香港身分证后,便举家返回中国内地生活,未有落户香港。他认为,这批人才何时来港,以至他们的家庭结构和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对香港社会规划存在不确定性;若预测当中一半人未来会来港定居,香港在造地建屋力度便需要加大。

梁振英以其担任特首时处理父母都没有港人身份的「双非」问题为例指出,当时因为容许「双非」孕妇来港产子,使香港本地的孕妇订不到分娩病床,母婴健康院挤满从中国各地来港做检查的婴儿等,以上情况都是资源挤兑的例子,会成为反对中国的政治力量的养份。他表示,大部份「双非」婴儿在香港出生后会返回中国生活,当局没有预测他们会何时移居香港,港府也无法承担这种不确定性对香港社会规划造成的影响,所以他在当选特首丶但还未履新时已叫停「双非」孕妇来港产子的政策。他强调,社会要稳定,不能有太多和太大的不确定性,呼吁港府要科学预测长期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以减少不确定因素。


评论指把人才留港贡献须平衡资源争夺等副作用

《信报》社评以「得人才得天下,抢人才首要留人才」为题,表示在中美大国博奕下,人才争夺战成为决胜的关键因素。香港出现大量人才在取得身分证后不留港的情况,值得严肃跟进,如何把输入人才计划落到实处,让他们留港工作,才能为港振兴经济作出贡献,否则只是一场欢喜一场空。


资深媒体人李锦洪在网台节目指出,梁振英的看法点出港府若只侧重抢人才数字,未有考虑这批人才未能为香港作出贡献,反而可能成为与港人争夺资源的隐患问题,认为港府正与北京商讨让中国居民来港置业的「购房通」计划,虽然可以让优才专才更易来港落地生根,但不能忽视「购房通」会对香港造成很多社会问题。

中国内地居民来港置业虽没限制,但由於中国有外汇限制,内地居民每年汇款出境的上限是等值5万美元,以香港楼宇动辄上百万港元(即至少超过13万美元)计算,内地居民在港买楼会有「有钱汇不出」之叹。有政党因此建议设立以百亿美元计的「资金池」构想,但又会出现「走资」的忧虑,中港两地政府为此商讨门槛等问题。

《信报》的高天佑专栏也指出,若落实「购房通」容许中国居民来港买楼,可解香港财赤严重丶急需增加卖地收入的情况,但梁振英的说法也显示「购房通」会带来港人置业更困难等严重副作用,认为如果要落实「购房通」需要配合严格门槛,把对香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7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