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印度: 一處千年遺跡考古,撕開了印度國內的南北裂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來自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教師丹尼爾說,這些發現讓他為自己的傳統感到自豪,“這讓南部民眾感到驕傲,我們的文明與北部的文明一樣古老和重要。”




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基拉迪村考古挖掘現場。(圖源:BBC)


然而,讓印度南部地區民眾失望的是,馬克裡希南近幾年遭遇了不公正的安排,先是被調走,後是給了個虛職,這導致其在考古界的影響力被削弱。接替他的人,在挖掘了僅僅400平方米的土地後,就表示當地早期發現的磚結構“沒有連續性”。這一說法與之前的考古結論嚴重矛盾,許多人認為這是在試圖淡化基拉迪村遺址的歷史意義。

這自然引起泰米爾納德邦以及其他南部地區諸多人士不滿。他們認為,印度中央政府在故意阻撓基拉迪村的考古工作,目的是保留目前該國的主流歷史敘事。

2023年,馬克裡希南提交了一份長達982頁的報告,但這份報告至今仍未能發表。印度文化部兼旅游部部長謝卡瓦特稱,ASI並沒有拒絕發表馬克裡希南的報告,而是“正在審查中”,專家的反饋尚未最終確定。ASI要求這位考古學家修改其報告,理由是報告缺乏科學嚴謹性。馬克裡希南對此表示拒絕,並堅稱自己的工作和報告遵循了標准的考古規則。

今年6月,泰米爾納德邦首席部長斯塔林稱印度中央政府拒絕發表馬克裡希南的報告是“對泰米爾文化和尊嚴的攻擊”。該邦財政和考古部門負責人那那拉蘇表示,印度中央政府之所以不願認可基拉迪村的考古結果,是因為他們將泰米爾人視為“二等公民”。


“基拉迪村考古發現之爭不僅僅是一場學術爭論,更是一場關於記憶、身份和權力的斗爭。”據《今日印度》雜志報道,該遺址“正在變成戰場”,不僅是關於陶器碎片等文物年代的爭論,而且是關於誰是印度文明中心的爭論。此外,印度不同地區對文明敘事的爭奪,也體現在文字考古等領域。

根深蒂固的南北分歧?




印度網友在基拉迪村考古發現視頻下面的留言:“我認為印度人民黨(BJP)無法接受存在比梵語更古老的事物這一事實。我覺得他們甚至無法想象一個世俗社會能夠存在。”(圖源:YouTube)

“圍繞基拉迪村考古發現的政治斗爭反映了印度根深蒂固的南北分歧。”一種觀點認為,印度“南北分歧”的表現之一,就是北方在政治上更強大,而南方在經濟上更繁榮。

印度“news18”新聞網稱,印度南部地區包括泰米爾納德邦、安得拉邦、特倫甘納邦、卡納塔克邦和喀拉拉邦。在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的543個選區中,南方地區約占130個。相比之下,北方各邦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僅北方邦就有80個選區。顯然,誰贏得了北方,誰就將統治印度

印度北部地區更加倚重農業經濟。印度政府去年的數據顯示,南部5個邦目前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3,印度約25萬家工廠中至少有1/3在該地區落戶。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