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印度: 一處千年遺跡考古,撕開了印度國內的南北裂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但南部地區人口較少,約占印度總人口的20%,且出生率不及北部。印度南部地區民眾平均壽命更長,該地區女性也比北方地區女性更有可能接受教育並擁有一份工作。


據《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觀察,印度北部地區民眾普遍個子比較高、膚色較淺,他們很多是雅利安人的後代;南部地區民眾則相對較矮,膚色較深,五官更像東南亞人,他們是印度土著——達羅毗荼人的後代。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民調顯示,宗教對於印度南北地區的絕大多數印度教徒來說仍然很重要,但強度有所不同。在北部印地語的中心地帶,89%的印度教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宗教在生活中極為重要,而在安得拉邦以南的各邦,這一比例為68%。


“政治斷層線”VS“對手的詭計”



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基拉迪村考古挖掘現場,出土的墓葬甕中,內含人類骨骼和食物、陶罐等物品。(圖源:BBC)

地理環境或許是造成印度南北地區諸多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國以秦嶺淮河劃分南北,那麼印度呢?


印度的溫迪亞山脈是該國南北地區的天然分界線。該山脈以北地區擁有肥沃的平原以及豐沛的水源,有利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溫迪亞山以南很多地區因為靠海,很早就開始對外貿易,商業起步較早,而這也讓南部地區積累了商業知識以及制造業經驗。

印度《了望》雜志網站分析,印度次大陸的西北部地區因為天然屏障不足,導致歷史上入侵者和移民不斷從這裡進入印度,然後通過河流以及平原迅速向東擴散。與此同時,溫迪亞山脈導致他們進入印度南部地區的時間更晚,這造成了北部和南部地區不同的文化。此外,隨著歐洲殖民者和基督教傳教士通過海路登陸印度,英語教育印度南部地區開始的時間比北部早得多,這造成了兩個地區不同的社會和文化氛圍。

除了地理因素外,有分析認為,印度在20世紀90年代進行了市場改革,放松了中央政府對經濟的管控,這也促進了南部地區的發展。該地區各邦變得更加獨立,可以制定自己的政策並積極爭取外國投資


據《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觀察,南部地區經濟發展迅速還歸功於這些地區更高的識字率和教育水平、先進的醫療保健系統、強有力的經濟政策以及關鍵基礎設施的發展。



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基拉迪博物館展覽,包括從該遺址中出土的紅黑陶器。(圖源:BBC)

華爾街日報》認為,“南北分歧”已成為印度“鴻溝般的政治斷層線”。印度“The Wire”新聞網稱,這一分歧正在改變印度的政治格局。路透社近期報道稱,印度的“南北分歧”此前造成了中央政府與南部地區的多次沖突,而這一分歧正在擴大。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印度並不存在所謂“南北分歧”。印度“news18”新聞網此前發表題為《南北分歧:迷思還是現實?》的文章稱,所謂的“南北分歧”,顯然是印度人民黨對手的詭計。在印度經典的身份政治劇本中,當種姓和宗教失敗時,語言和地區就會被動員起來,以調動不滿情緒。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