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越苦的食物越健康?千萬別盲目"吃苦"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夏天,很多人都喜歡吃點“苦”。


今天說的“苦”是那些傳聞中能清熱解毒敗火的——苦味食物!

長輩們總說 “越苦的食物越健康”“夏天吃苦勝似進補”,所以一到夏天,苦瓜炒雞蛋、涼拌苦瓜、釀苦瓜、苦瓜湯、涼拌苦菊、清炒芥蘭、蒜蓉油麥菜等統統登場!


即使苦到臉變形,媽媽們都會讓你堅持吃完。但是,典哥今天就要告訴大家,苦味食物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有營養!

(膽子大的朋友,可以挑戰,看到這裡就轉到家族群)



其實苦味是很多植物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為了防止它們在還沒成熟時,就被動物或者人類吃掉,於是把自己變得有毒性並發出苦味警告——我苦得很,千萬別吃我!

植物的苦味來源很多,包括

生物鹼類:比如茶葉和咖啡中的茶鹼、可可鹼、咖啡鹼。

黃烷酮糖苷類:比如橘子、橙子等柑橘類水果的柚皮苷。

萜類:比如銀杏果的白果內酯、絲瓜的葫蘆素等。

礦物質和某些氨基酸:比如黃酒。

苦味肽類:比如蛋白質的水解產物會產生苦味肽。

的確有動物實驗證明,這些苦味物質的濃縮提取物對健康有一定好處。

如苦瓜素、苦瓜多糖、多肽等對於治療糖尿病、高血脂、癌症等有一定作用。

可可和巧克力中的苦味物質類黃酮對於改善心血管健康也有所幫助。



(來源:soogif)

但這些研究基本都是基於苦味食物的濃縮提取物,我們日常吃的苦味食物很難達到上述效果。

比如以常見的苦瓜舉例,有研究結果顯示,單純吃苦瓜對於血糖影響並不大,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也沒有多大的作用。

單純從苦瓜成分性質來說,它含有豐富的鉀、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A,但這些營養物質從其它食物(如綠葉青菜、胡蘿卜)同樣能攝取。





所以吃苦不等於養生,甚至下面這些發苦的食物還可能有毒!



1.苦杏仁


沒錯,就是《甄媹太》中安陵容死前点名要尘壞食物。



(來源: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苦杏仁的毒性主要來自苦杏仁苷水解後放出劇毒的氫氰酸,大量食用(兒童一次吃超過10顆),就可能導致中毒致死。

不過高溫煮熟苦杏仁,可以消除90%的毒素。

那麼,如何區分苦杏仁和甜杏仁呢?

從個頭上來說,甜杏仁比苦杏仁更大,種皮更厚;從形狀上來說,苦杏仁比甜杏仁更像心形。



此外,嗑瓜子、吃其他堅果時,如果吃到發苦的也要立馬吐掉。發苦意味著霉變,可能已經產生了致癌的黃曲霉素。


2. 苦絲瓜

正常絲瓜是無毒的,但是如果絲瓜發苦可能是因為含有劇毒——鹼糖甙生物鹼,通過高溫也難以被破壞溶解。在食用後,可能會出現中毒症狀。

比如口幹、頭昏、惡心、乏力、嗜睡,嚴重的話會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便帶膿血甚至威脅生命。

3. 苦葫蘆、苦甜瓜

葫蘆、甜瓜正常情況下都是很好的食物,但是在某些特殊生長條件下,它們會長成苦味的瓜類,產生一種有毒物質——葫蘆素。

葫蘆素是一種高毒性物質,它在人體內會產生較強的細胞毒性,造成多種中毒症狀,例如上吐下瀉、消化道出血、肝腎功能損害、毛發脫落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同樣在高溫條件也很難分解,所以如果發現這些瓜發苦,趕緊扔掉,別以為“煮熟就不會中毒了”!

4. 發苦的土豆

土豆中含有龍葵鹼這類毒性物質,正常的土豆中含量較低,可以安全食用。但是發芽變綠的土豆中龍葵素含量就會迅速升高。吃起來發麻發苦,如果繼續大量食用,可能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甚至呼吸困難等中毒症狀。

5.銀杏果

銀杏果中含有白果酸、氫化白果酸等毒素,一般中毒劑量為 10~50 顆,在進食後 1~12 小時,會出現以消化道症狀為主的食物中毒,這些毒素在高溫條件下可以被破壞,所以千萬不要生吃銀杏果。





1. 適量吃:輕淡的苦味能刺激味覺神經和唾液腺,增進唾液和胃液的分泌,起到開胃和促進消化的作用。但苦味過重,攝入過多,則可能造成胃腸道不適,每天“吃苦”可能會造成慢性腹瀉。

2. 吃後注意觀察症狀:食用苦味物質後如果有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看到這裡,趕緊轉發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吧,不要再盲目“吃苦”了,畢竟生活已經夠苦的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1 秒